“你去吧,不必多言,我公务在身,实在不便,今日既然在此遇上,匆匆之间无物可赠,我便首贺诗,作为你家娘子的新婚贺礼吧,你听好了:梅花点额艳新妆,珠玉双辉暖洞房,料得明年如此日,也应鸡酒约同尝。”
杨逸将诗念完,不理小竹作何反应,匆匆打马而去。
小竹赶回花轿边,将杨逸这首诗念给了李怜儿听。李怜儿听了心中百念杂陈,眼泪不知怎么的又流了下来;
杨逸这诗满带着祝福,同时还许下一个承诺,等她喜得贵子之时,再去相贺,这多少是一种安慰吧。
杨逸带着几个随从出了南薰门,遇上苏家小五带人在规划新城的街道,街道宽度量好后,打下木桩,以石灰画线,劳工们便依石灰线两则挖掘下水道,挖好的部分另有匠人有石头砌沟沿,放眼望去,处处是劳作场景,运送建筑物料的车马穿流不息,喧嚣声此起彼伏。
苏家小五见了他,连忙迎上来笑道:“姑父大人,您不去喝喜酒,来这干嘛?”
杨逸跳下马来问道:“别扯这些,说说你这边进展怎么样?”
“进展还行,不过人手还是嫌少了些,不然速度还能……”
杨逸摆摆手打断他道:“别想了,朝廷能给咱们增加七万劳力,这已经是极限了,再多确实募不来了,咱们只能想办挖掘潜力。”
苏家小五看看浩大的劳作场面,摇头说道:“我也是没办法了,姑父大人有什么高招就说吧。”
“办法我还真有一个。”
“姑父大人快快道来,小五洗耳恭听。”
“一直以来,朝廷招募劳力都是论天算钱,劳力们做多做少,反正混过一天就能拿到一百八十文,虽有监工监管着,但显然这样还是很难真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这样吧,你这里先试行一下,咱们不按日给钱了,改成按劳分配,你把各项段工程划分出来,比如挖这段下水道,往常一百人大概挖五天,你就按一百八十乘一百乘五,计九十贯钱算,不管他们几人干,干多久,反正这沟渠完工了就给九十贯。这种按劳分配的方法,肯定能激起劳力更大的积极性。”
“好,我这就去办。”苏家小五应了一声,欣然去按此去办了。
杨逸接着走走看看,整个外城现在还是成片的田地,成千上万的劳工集中在规划出来的道路上劳作,远远望去就象巨大的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