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下游的主要工程是清淤,自黄河改道北流以来,东流的河道淤塞极为严重,清淤的工程量十分浩大。
现在朝廷计划争取在今年五月份,完成整个治河工程,在黄河汛期到来之前,将堵塞北流河道,让万里黄河水从此滔滔东去。
当然,大宋不惜增加几千万贯投入,以缩短工程期限,主要还是想抽出精力来,应对辽国随时可以发生的大变。
根本职方馆传回的情报,刚进入二月,耶律延禧已经迫不及待地集结大军,如今集结到上京一带的兵力已经多达三十万;
耶律延禧已经颁下诏书,将于二月二十七的黄道吉日,御驾亲征。
浓浓的战争阴云笼罩在辽东的上空,空气仿佛都凝结了,辽国内部派系林立,耶律延禧初登大宝,威望不足以整合辽国盘根错节的派系势力,不排除他有通过御驾亲征这样的军事行动来整合内部势力的想法。
毕竟在亲征时若能获胜,是提升他个人威望最快的办法,而且到时许多事都可以假借战争之名进行。
问题是耶律延禧能获胜吗?至少杨逸对他没什么信心,所以杨逸心中更是着急,照时间算来,种建中他们在西域开战的时间将和耶律延禧亲征的时间差不多,鬼才知道到底哪边会先决出胜负来;
若是辽国这边先决出胜负,那杨逸可就有大麻烦了,西域的战事到时很可能要草草收兵;
那么杨逸当初全力促成种建中西征一事,说轻点就是画蛇添足,说重点就是不识时务,胡搞蛮干,到时一切责任就得由杨逸来承担。
这可是他“开山立派”的第一笔,若是弄得一纸墨污,这无疑是他政治生涯的最大败笔,这是杨逸不能忍受的。
然而他又不好一再的催促种建中他们,当初他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期限,相信种建中他们已经照此期限布局了;
现在再去催促他们,只会打乱他们的作战计划,这样的错误杨逸无论如何是不会去犯的。
怎么办?
治河,治河,若能早点完成治河工程,一切便不成问题了。
花朝节这天,东京城里男女老幼争相出城踏春,花朝节也就是每年的二月十五日,这一天被认为是“百花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