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页

杨逸不禁有些好笑,杨氏霸完铁蛋霸二蛋,他这个做爹的平常都很少见二蛋,竟把起名的事给忘了。

杨逸想了想说道:“就叫做杨鹄吧!”

韩碧儿眼中的忧色又浓了些,喃喃地说道:“杨郎是想让他飞得更远些是吗?”

“瞧你像什么样,不过十来天路程,能有多远?从杭州到环州要走几个月呢,哪当初我这官便不去做了?”

“杨郎别生气,奴奴错了,奴奴只是……”

“只是什么?好了,你要是不愿意,我也不勉强你,等琴儿她们有了孩子再说吧。”

“杨郎……”韩碧儿又有些患得患失起来,犹豫难定。

第395章 窦燕山有义方

迩英殿里,三岁的赵捷穿着红色的龙袍,装扮得整整齐齐,端坐在几案后,小菊在为他轻轻打着扇,茉莉则跪坐在旁边侍候笔墨。

赵捷共有三位老师,分别是章惇、李清臣和杨逸。前二者政务繁忙,而杨逸比较清闲,给赵捷上课的时间多些。

加上杨逸上课时不像章惇他们那样严肃,他通常是寓教于乐,谆谆引导,因此赵捷最喜欢听他的课,与他也最为亲近。

杨逸盘坐在对面的几案后,轻呷了一口茶,含笑说道:“陛下,还记得前日我跟你说的故事吗?”

赵捷脆生生地应道:“记得,恩师说孟子的娘亲……嗯……为了让孟子学好,不让他染上坏习惯,搬了三次家。”

杨逸含笑颔首道:“这个故事我要陛下记住的有两点,一,天下父母心,每个父母为了教好自己的孩子,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象孟子的母亲一样,甚至不惜一次次的搬家。所以身为子女的,应该学会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要让父母伤心,陛下能做到吗?”

“能,我一定听娘亲的话,还有……听恩师的话。”赵捷最后不忘把杨逸加上,让旁边的小菊俩人嘴角微微翘了起来。

刘清菁和她们每天给赵捷灌输最多的一句,便是听杨逸的话,在师字面前加上一个恩字,这本来不适合皇帝,但刘清菁坚持让赵捷这么称呼杨逸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