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油价不断上涨,俺看价格牌竟然看出意境来了!杨逸大喜,真应了那句话,天生我才必有用,就看你怎么用。
“还有这一幅,与刚才那幅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翠竹掩映,竹后只露出一角飞檐,飞檐边一面酒旗迎风招展,紧扣‘锁’字的意境,而且此画布局恰当,用墨浓淡相宜,技艺精湛,实乃难得的佳作,哪位是张择端?请站前边来。”
杨逸也知道,敢来画院应试的,绝对是丹青高手,但听到张择端这个名字,他还是不禁诧异的左右寻找起来,国宝啊!
随即杨逸的右边站出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浓眉大眼,嘴唇稍薄,穿着的青色儒袍,整个人显得精神焕发,朝气蓬勃。只见他上前一揖道:“学生就是张择端,多谢先生谬赞。”
李唐一手持画,一手抚须道:“好好好,果然是英才出少年,你这般年纪,便能将此画的形与意皆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天赋不凡,好了,你先在一边等着。”
杨逸一直注意着张择端的表情,得到李唐的夸奖,他虽露喜色,却能保持淡定从容,在这般年纪着实难得,杨逸对他不由得更多了几分好感。
这时李唐接着说道:“前边那幅画没有署名,请各自辨认一下,谁画的请自己报上名来吧。”
“学生杨帆,这画是学生画的。”杨逸立即站了出来,就那块“油站牌子”,还是别丢人现眼了。
李唐看着他,心里很想大笑几声,得了李四喜的交待,他不好叫破杨逸的身份,一时又不知如何称呼他,便使出这一招,让他自报姓名。
杨逸这幅画,画工虽然一般般,意境确实不错,但不知为什么,李唐还是忍不住想笑,大概杨逸给人的印象太完美了,年轻英俊,带兵作战有霍骠骑之称,治国理财,宰相之才,还有他那华美的诗词,更是天下传唱。
现在终于发现他有一样不擅长了!就这画工,亏他也敢来翰林画院参加考试。
不过,越是这样,李唐才感觉他越可爱,正所谓人无完人,若是样样超人一等,那才是见鬼呢,别人也不用混了。
看到了他的短处,李唐不但没有瞧不起的意思,反而觉得杨逸亲近多了。
以前他就象一个神,让人总是仰视着他,现在他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尤其他穿着那套儒衫,就象画院里一个普通的学生。
李唐是这么感觉,但赵佶和米友仁却可不这么想。
从见到杨逸那一刻起,俩人的注意力就一直放在他身上。米友仁既感荒谬,又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神情不禁微微有些倨傲。原因自然是因此杨逸那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