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页

这种谣言的漫延根本无法控制,而且传得有板有眼,巨大的恐慌之下,便是地方官员一时也无法辨别真假,更别提普通老百姓了。

黄河这些年频频决堤,每一次决堤都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沿河的百姓对那种浮尸遍野的惨景心有余悸,不用官府去疏散,无数的百姓就自发的拖家带口开始逃难,黄河沿线的州县乱象如麻,到处是逃难的百姓,到处是如临末日的景象。

下游的谷阳县以下,二十多万党项俘虏正在这里挖掘河道,筑堤固堤,黄河决堤的谣言传到这里,一些认为有机这趁的人竟然揭竿而起,迅速演变成一场大叛乱。

第330章 梁山水泊

伐夏之战结束后,朝廷一共征调了二十三万党项青壮加入治河大军。

这二十三万人就象一个巨大的火药桶;京城附近这段河道不敢用他们,二十三万人全部在谷阳以下的河段,负责挖掘疏浚东流河道。

总有来说,大宋待他们这些俘虏还算不错,除了吃穿之外,每人每天还能拿到二十文工钱,这和他们在西夏帮党项头人耕作所得差不了多少。

加上从西北调回来的两万骑兵,一万步虎视眈眈地看着,通常情况下是没人敢叛乱的,但黄河决堤的谣言一传到这里,有些党项人觉得巨大的洪灾之下,大宋朝廷恐怕是自顾不暇,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在这些人暗中鼓动之下,顿时有数万党项青壮加入叛乱,而且叛乱人数还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若不能及时扑灭,恐怕二十三万人会全部卷入这场叛乱之中。

情势十万火急!专事防备这些党项青壮的刘武等人,一边率军平叛,一面急报时京。

政事堂里,杨逸和章惇等人正在庆幸,在沈清直五万人的努力下,灵平埽一带的河堤终于保住了;

外面的雨水也停了,久违的阳光又照亮了天空,只要一两天,等河水消减,一场天大的灾难便可安然度过。

就在这时,职方馆知事马汉卿大步流星地走进了政事堂。

“什么?叛乱?”

杨逸拍案而起,指着马汉卿喝道:“职方馆不是在党项俘虏中收买了眼线,监察他们的一举一动吗?为何事前没有一点风声传来?你这是失职!”

杨逸爱这深,责之切,马汉卿只能弱弱地辩解道:“大人,此次叛乱,事前没有人策划,皆因黄河决堤的谣言传到党项俘虏之中,人心浮动之下,突然引发这场叛乱,因此职方馆事前没有得到任何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