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页

朱时增见他操作起枪械来动作娴熟,如行云流水,不禁有些奇怪,但想想连图纸都是给提供的,也就释然了。

“走!去看看射击效果怎么样?”

杨逸不管朱时增想些什么,率先向木靶奔去。

五百步那块木靶被完全射穿,六百步的木靶子弹钳入一半,七百步的木靶只留下一个不深的弹痕,子弹连镶入木靶都做不到。

大宋的一步大至相当于一点五米左右,也就是说,军器监研制出来的这种燧发枪,有效杀伤射程大概在七百五十米到八百之间!

够了!

大宋和各项技术其实不比明朝差,明朝能造出火枪来,现在大宋的工匠在自己的指点下,造出燧发枪这不奇怪。

但尽管杨逸早有心里准备,真正试验了燧发枪的威力后,他还是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有了这样的利器,再凶狠的骑兵都只有挨宰的份。

朱时增他们倒是显得很淡定,离第一支燧发枪造出来已经两个月了,他们早就试过威力,现在自然不再激动了。

“对了,朱大人,现在军器临一天能制造多少枪弹?”杨逸突然问道。

问到产量,朱时增有些不好意思地答道:“杨大人,现在军器监一天大概能制造三十支枪,两万颗子弹,若是加大投入,产量应该还能提高不少。”

杨逸又问道:“每支枪制造成本算出来了吗?”

“大概在一百二十贯左右。”

第325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一支燧发枪制作成本要一百二十贯。

这个成本还是有些高了,杨逸微微皱了皱眉,不过想想现在工匠还不算熟练,等制造工艺慢慢成熟后,成本应该能降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