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页

就杨逸所知,两汉时间,经过汉武、汉明两代帝王两次治理之后,黄河在那几百年间是比较平静的,水患相对少了很多。

所以说,只要花大力气治理,虽不能保万年,但保个一百几十年还是有可能的。

捡到了这样一个宝,杨逸岂会放过,他和沈清直一路讨论治河问题,从制度完善,到经费耗费、施工方法、河道取舍等等,一一作为细致的探讨,其间覃子桂也加入了进来,而清娘则成了记录员,把几人的探讨所得详细记录下来,然后加以整理。

其间杨逸还给章惇去了一封信,让他以朝廷的名义,向天下征集治河意见;

但凡有建设性建议的人,一律把人请入京城,以便能群策群力,商讨出最佳治河方案来;

杨逸相信,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许多人只是没有机会施展而已。

第300章 东南第一州

汴水流,

泗水流,

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

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白居易这首《长相思》所说的汴水就是汴河,泗水是另一条平行于汴河的河流,最后也同样流入洪泽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