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页

但对赵偌本人来说,这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标致着他可以自立了,可以扬眉吐气了!不用受家里人的白眼,无须忍受长辈的打骂,无须吃家里的嗟来之食了。

杨逸这么快便兑现了他的承诺,赵偌对他可谓是感激万分,当天黄昏便硬将杨逸拉到撷芳楼,请上届行首之一的楚楚姑娘相陪。

杨逸不禁暗暗苦笑,这个愣头青,今天刚得举荐为官,立即便拉自己来撷芳楼,若是此事传出去,不等于告诉人家,此事背后的推手是自己嘛!

但又不好不去,以免挫伤了赵偌的颜面,这种叛逆少年,往往最在乎颜面。

为此杨逸还真煞费了一翻苦心,仔细给自己化了妆,换了一身极具异域特色的着装,走的还是撷芳楼的后门。

赵偌见到他时,不禁咕咕直笑:“大哥,你怎么这付模样?幸好小弟我眼神还行,换了别人怕是认不出您来了。”

杨逸没好气地答道:“你要是也认不出来那也妨,大不了我再揍你一顿,以加深你对我的印象。”

赵偌讪讪地笑道:“杨大哥,瞧您说的,上次小弟有眼不识泰山,今儿要是再认不出来,我还算是个人嘛!”

俩人说话间进了一个雅间,后窗外有一个大池塘,塘边柳色如烟,春光正好,室内装饰古色古香,翠帘朱幔,屏风小几皆镂刻鸟兽图纹,十分精致美观。

杨逸在一个几案后盘腿落坐,趁着侍酒的姑娘未到,对赵偌谆谆告诫道:“二郎,你叫我一声大哥,我也不得不说你两句,但愿你能听得进去。”

“大哥有话请讲,大哥所言,小弟岂敢违背。”

赵偌平时好勇斗狠,骨子里多少有些英雄情绪,杨逸战功郝郝,名满天下,加上言而有信,这么快便举荐他为官,对杨逸他是非常佩服的,打算好今后就跟着杨逸混了。

杨逸点点头说道:“二郎你以前的事我也听过一些,打架斗殴、眠花宿柳……”

赵偌听杨逸对自己以往的“英雄事迹”如数家珍,脸上不觉露出尴尬之色。

只听杨逸继续说道:“人嘛,谁都有年少轻狂的时候,你以往纨绔一些没什么,但从今天起,你也是朝廷官员了,可得注意一下自身的形象,收收往日的性子,好好做事,有了成绩将来才有升迁之途,除非你还想依靠你南阳郡王府博得封赏,若真是那样,那就算为兄看错人了。”

大宋的爵位是一代一代往下降,不象明朝那样王位可以世代往下传。象南阳郡王的爵位,传给长子时便是国公了,等传到孙辈爵位会更低,而且赵偌不是长孙,家里的爵位跟他基本没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