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页

茉莉忧心忡忡地劝道:“圣人,您先歇一会儿吧!再这样可怎么生得了,不为别的,您也该为肚里的孩子想想呀!”

刘皇后泪水掉得更急,心乱如麻,也为难她了,她真实年龄还未满十八岁,面对这大厦将倾、纷繁复杂的情形,她能把局面掌控到这个程度,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在众人劝说下,刘皇后退到侧殿来休息,这时小菊匆匆走了进来,立即就对伺候在侧的太监宫女吩咐道:“你们先退下吧!”

现在小菊是刘皇后身边的红人,坤宁宫中的大小事务,都由她和茉莉掌管,她的话就跟刘皇后的话差不多,太监宫女们纷纷退了出去。

“小菊,怎么了?”

“圣人莫急,茉莉你先到殿门守着。”

等茉莉守住了门口,小菊才从怀里抽出一封信,刘皇后连忙接过打开,脸上顿时露出惊喜之色,她闭上眼睛,缓缓仰起头舒了一口大气,才重新把信细看。

看完信刘皇后又长长吐了一口长气,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一般,她把信递给小菊,难抑激动之情:“小菊,这个冤家可算回京了,咱们有救了!咱们有救了!你快去传他进宫给官家诊治,快去……”

“圣人!你千万不能乱,杨学士信上不是说了吗?他此时不方便明着进宫,就算圣人想请杨学士进来,也得晚上安排妥当才行。”

“好,小菊你快去安排。”

“是,圣人,杨学士信上所说你都记下了吗?”

刘皇后拿过信又看了一遍,确认记全了,小菊这才把信烧掉,刘皇后看着信在火苗中化为灰烬,眼中露出不舍的神色,仿佛被烧掉的是她的希望。

杨逸在信中作了许多安排,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让刘皇后根据赵煦的病情,选择恰当的时机先试探一下蔡京和林希几人,这些人把持朝中要职,性格相对圆滑,比较容易拉拢。

若能取得他们的支持,再跟章惇沟通,这样刘皇后就有更大的机会抢到摄政权。

杨逸在信中反复强调,一定要把握好时机,确定赵煦有无恢复的可能后再去做,否则赵煦一但转醒,反而弄巧成拙。

如何把握时机呢?刘皇后蹙眉不已,她忍不住又把太医传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