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赵佶心里知道,大食称藩,不过是个形式,走走过场而已,可是赵佶一向好大喜功,连远在万里的大食人都称了臣,这与被称作是天可汗的唐太宗,也不遑多让了。
“大食国……大食国……”赵佶喃喃念了一句,突然想起什么,对内侍道:“泉州那边呈上来的五洲四海图可还在内库,立即取来,朕要看看。”
过不多时,一份长宽丈余的巨大地图呈上来,这地图摆在了地毯上,赵佶负着手,居高临下的在地图中逡巡,终于,找到了大食国的踪迹,这国家土地广褒,恰好与大宋在南洋的彼案,国土虽然只有大宋的一半,却土地也据说并不肥沃,地图上标注的却是人口五百万户,赵佶不由心满意足的点点头,自言自语道:“当年唐军与大食人征发,铩羽而归,自此断绝极西的交往,而今日,朕却让大食人拱手称臣,待那大食使者入京,我大宋的赫赫武功与文德,岂不是直追汉唐?”
第八百三十六章 事有反常即为妖
“陛下,是什么事这么高兴?”
沈傲进到文景阁的时候,目光落在那地上的地图上,不禁莞尔一笑,悄然落座,趁着赵佶失神的功夫,慢悠悠地问。
赵佶拉回神来,瞥了沈傲一眼,不由淡笑道:“朕等你许久了,来,给你看样东西。”他返身去捡了御案上的一份奏疏,递到沈傲的手里。
沈傲只略略一看,将奏疏合上,道:“大食国递来的称臣奏疏,为什么是大越国引荐?这倒是奇了。”
赵佶不以为意,道:“大食人许是觉得生分,不过他们这时候送来奏疏,朕倒也不能薄待了他们,他们若是有心接受我大宋的沐化,大宋也要作出天朝上邦的样子来。”
与沉浸在臆想中的赵佶不同,沈傲却是皱着眉,大食国一向是横跨亚非欧的霸主,其国力并不在大宋之下。一方面控制了东西方丝绸贸易的通道,另一方面海贸也是极其发达,若不是近年大宋突然兴起了海洋贸易,单论海贸这一方面,大食人就比大宋要强大许多,甚至有多次使用舰队征战的经验,并不必像南洋各国一样仰大宋的鼻息。可是这时候突然称臣,对不可一世的大食人哈里发来说,实在是一件不太体面的事。
他们……到底有什么打算?
沈傲依稀想起了泉州那边传来的许多消息,脑海里渐渐有了些印象。大宋的海贸开始向南洋倾销的同时,大食人那边也发生了危机。其实早在大宋与南洋贸易之前,大食人就与南洋的联系很是紧密,尤其是大食商人,几乎遍布了整个南洋,甚至在泉州也是大食人主要盘踞的区域。
而现在大宋的倾销,只怕也让大食人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一方面,大宋的海运能力逐渐增长,使得大食人一度垄断的海洋贸易开始动摇。另一方面,大宋的商品日益增多,也让大食人的许多货物滞销。在与大宋强大的竞争压力之下,原先只是发售毛毯等商品的大食人不得不开始与大宋竞争,在纺织品、陶艺、铁器方面学习大宋的一些技艺,向南洋销售。
于是,整个南洋,就出现了后世英国和法国竞争的局面,大宋与大食人为了竞争,不断地压低商品的价格,大食人虽然制陶工艺远远及不上大宋,他们的商品比较粗陋,但价钱却更为低廉,也确实抢走了泉州海商不少的生意。
再加上大食通过对印度的入侵,已经掌控了印度北部的不少土地,可以说,大食人对南洋的影响并不小。
若说天下有两个在世上最强盛繁荣,文化也最为昌盛的王朝,那么除了大宋,也唯有大食国能出其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