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安抚不是长久之计,他这门下令看上去位高权重,其实若不是怀州那边众人拾柴,也成就不了他这个地步,为了维持他有别于蔡京的形象,刚刚主掌门下,他可是一文的贿赂都不收取的,靠的都是怀州那边每月按时送钱过来支用。若是再这般下去,没了怀州的财源,就连怀州这边也会对他离心离德,到时树倒猴散,他在朝中就不安稳了。
赵佶淡淡一笑,道:“女真人那边有什么消息?边关那边该有奏报吧?”
沈傲退还了金人的国书,已经联络到了三边,随时做好抗金的准备,赵佶也预感风雨欲来,近来也关心这个。
李邦彦趁机道:“陛下,有细作说,金人的兵马调动频仍,看这模样,只怕是真要侵夏了。”
赵佶颌首点头道:“下旨意到三边那边,随时做好准备吧。”
李邦彦笑嘻嘻地道:“童公公年事已高,便是衷心竭力,也未必有这心力。”
赵佶抬起头,心里琢磨了一下,童贯的年岁确是不小了,便笑道:“你是如何想的?”
李邦彦道:“何不派一钦差,前去三边,督促一下军务?”
赵佶怅然道:“这个倒是,只是谁可担此重任?”
李邦彦嘻嘻一笑道:“成国公是怀州人,老家距离三边也不算远,据说也粗通一些弓马,再者说,陛下前些时日调他在殿前司,军伍想必他是熟稔的,何不如钦命他去三边,协助童贯,一面也传达圣上旨意,让将士们用心竭力?”
赵佶狐疑道:“你说的是郑贵妃的兄长?”
李邦彦笑呵呵地道:“正是他。”
赵佶淡淡地道:“朕倒是常听郑贵妃说起他,确实是个想做事的,只是边镇辛苦,他未必会肯去。”
李邦彦肃然道:“陛下勿忧,成国公几次三番的到微臣这边来求告,就是想外放出去立些功业出来,省得别人说他是兄凭妹贵,让人小觑,只要陛下下旨意,他保准是欣然而往的。”
赵佶听了,便道:“是不能在汴京成日无所事事,该要出去历练一下了,这个旨意,从门下出吧。”
李邦彦大喜过望,连忙道:“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