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页

“陛下,眼下当务之急,是要稳住人心,如今四处都是声讨沈傲的声音,陛下应当早作决定,否则百姓们真要闹起来,再有天一教煽动,那就是弥天大祸。只要借沈傲消了百姓的怒火,这汴京才能稳住,稳住了汴京,剿匪的事还可以徐徐图之,如若不然……”

蔡京没有再说下去,后面的话身为臣子的也不该说,头重重磕下,等待赵佶开口。

赵佶沉默,眼眸幽幽,却是微微一笑:“噢,这件事,朕知道了。”

蔡京心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官家这样的态度,无非是想拖延而已,深望赵佶一眼,加重语气道:“陛下当以社稷为重,大宋的江山都维系在陛下一念之间,亿兆黎民的生计安乐也在陛下乾坤独断,请陛下痛下决心,立即颁布旨意,追究沈傲失地之罪。”

赵佶颌首点头,很是同意的样子:“蔡卿家拳拳爱国之心,朕早已知道,你能说出这些话,朕心甚慰,不过现在朕有些乏了,爱卿明日再来觐见吧。”

都到了这个份上,哪里还肯拖延到明日,蔡京岂能不明白赵佶的心性,官家性子本就懦弱,不逼一逼,是决不肯点这个头的。一向温文尔雅,老成持重的他猛地厉喝一声:“陛下心中可有社稷?天一教若成事,陛下该如何自处?宗室该怎么办?两宫太后该如何?”

第四百五十七章 阉阉很健康

从前唯唯诺诺的蔡京这么大声一喝,让赵佶脸色一阵煞白,沉吟了半晌,脸色灰白地抬起眸,道:“一个沈傲,和江山社稷真有干系,太师是不是严重了。”

蔡京加重语气道:“不但有干系,而且干系重大,市井之人恨沈傲,恨入骨髓,士林人恨沈傲,是因为他不战而逃,致使社稷危如累卵;眼下薄城不战而逃,再不寻个果决的人出来担当,天一教匪朝夕便可抵汴京,到时天下震动,外有强敌,内有余孽滋事,陛下如何处之?”

赵佶叹了口气道:“你说的也没有错,可是朕不信沈傲会不战而逃,他如此做,定是另有主意。”

蔡京肃然道:“陛下,另有主意他为什么不事先奏报?就是下一个条子也是好的,况且薄城是汴京门户,他弃城而走,就已是大罪,陛下再维护他,不消老臣说什么,就是那朝廷、士林、市井也要闹翻天了,陛下可听到正德门前的陈情吗?再不处置,民变即生,请陛下乾坤独断,莫再迟疑。”

赵佶又是唏嘘,那一浪高过一浪诛除国贼的声浪越来越大,便是在这文景阁也听得见。他痴痴地坐了一会,道:“那就将他锁拿京师治罪吧,去拟旨意,不过事先说好,只许锁拿回京,不得怠慢了他,谁要是伤了他一根毫毛,朕刮了他。”

到了这个地步,他也只能选择则中的办法了,眼下先保住沈傲的性命才是最要紧的。

蔡京眼中闪过一丝悦色,道:“陛下,还要派一名钦差去接过沈傲的军务,这干系实在太大,非要有个能镇得住场的人不可。”

既然已经有了决心,接下来的事情,赵佶就有点儿不太上心了:“蔡卿家以为谁可担当?”

蔡京脸上有一丝冷意浮现,慢吞吞地道:“既是兵事,当然是兵部尚书王文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