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页

正说得有趣,那边整理奏疏的一个书令史不由地啊呀一声,道:“诸位,这份奏疏是什么意思?”

那围坐在书令史中间的录事站起来,大家也不再打趣了,都走过去,问:“是什么奏疏?”

那书令史目瞪口呆的将奏疏递给录事,录事看了一眼,也不禁吸了口气,道:“前几日蔡太师不是还有过叮嘱吗?京畿北路的事第一时间送到他那儿去。”说罢又摇摇头道:“班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兵部去查高大人,蔡太师和高大人相交莫逆,这班大人是吃了雄心豹子胆,摆明了是要骑在高大人头上拉屎了。”

书令史们也是一头雾水,其实朝廷就是这样,没定下调子之前,大伙儿各抒己见,一个个卯足了劲的上书陈词,可是一旦定下调子,或者是干系到了蔡太师这般的人物,不管新党旧党,这个时候都不会吱声,所以这些时日,议论京畿北路的奏疏也是有的,可是把话题移到高俅那头,明摆着要给蔡太师难堪的奏疏却是一件也没有;偏偏上疏议论此事的还是兵部尚书,天知道这背后有什么玄虚!

……

第四百三十三章 横的怕楞的

拿着这奏疏,录事顿觉烫手,他在门下办了十几年的差,门道儿早就拎清了,每一份奏疏的背后都不简单,可是手里的这份奏疏,却让他犯了迷糊。

清查高俅,应当上弹劾才是,写出这么一份隐晦的奏疏来,到底是要做什么?

他看了书令史们一眼,书令史们一个个垂着头,其中一个道:“录事大人,这奏疏干系不小,还要请太师决断才是。”

录事想了想,道:“事到如今,也唯有叨扰他老人家了,你们在这儿继续看着,我去一趟。”

带着奏疏,立即叫了车马往蔡京府上去,到了蔡府,那巍峨的大宅院里春意盎然,喜庆至极,只是毗邻的一处宅院却是残破不堪,录事摇摇头,那是少宰王黼的府邸,如今败了家,宅子也荒废了,因为住着和蔡京的府邸近,也没有哪个官员富户敢买下,毕竟能和蔡京相比为邻,那也得要有资格的,寻常人哪里有这个胆子?

倒是听说那沈楞子有买的意思,具体要拿它做什么,也只有天知道,这沈大人莫非是想和蔡太师做邻居?

想了想,录事摇摇头,这宅子有忌讳,便是蔡太师那边,也曾有人和他门下的人商量过,就是把蔡府扩建一下,恰好把这地买下来,可是那门下人却只是摇头,说王黼是抄家的犯官,里头有煞气,这种事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好。

乱七八糟地想着心事,门房那边已经催他进了,到了一处小厅,便看到蔡京正笑呵呵地招呼道:“廷和,你是许久没上门了,怎么?是门下省的事?”

按理说,在门下省里,要说亲近,这录事实在差得远了,蔡京这般客气,倒是让他受宠若惊,立即行门下礼,道:“太师安好,下官今次来,为的就是门下省的事。”

蔡京不急着问他什么事,慢吞吞地让他坐下,才笑道:“怎么?大过年的也不让我这老头儿清净?哎,有些事你们能处置的就自个儿处置,人都是这样历练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