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页

三十万贯对于大宋来说或许算不得什么,可是对于倭国,已经差不多一年的税赋了,亏得沈傲提出来竟如此轻描淡写。

“大人……”

“怎么?舍不得?那就算了,当我没说,来人啊,送客,本大人恰好要赶进宫里一趟,平田兄,咱们下次见。”

平田信急了,忙道:“不是舍不得,而是给不起,若是大人要五十柄,我立即写信回去,请赖源将军筹措尚还可以筹措,可是一千柄……”

“那就算了。”沈傲起身要走。

“且慢……”

“怎么?平信兄有事?”

“大人能不能想个折中的办法。”

沈傲又坐回去,又笑了起来:“办法倒是有,其实嘛,一千柄也不难,不如这样,我呢,先收一百柄,至于其他的,你们也不必给了,不过你立即向国中去信,叫赖源家立即带二十名刀匠来,让这些刀匠来为我制刀也是一样。”

沈傲松了口,平田信的心情却并不轻松,这倭刀好歹是倭国唯一能混口饭吃的手艺,不说别的,那些倭商偶尔带几把刀来也能卖出点银子,刀匠在倭国本就不多,如今一下子送来二十名,实在有点强人所难。

他想了想:“这件事,我立即向赖源家通报,只是赖源公子这几日就要刺配去交州,就怕敝国回了信……”

沈傲拍板道:“这个好说,人,我先叫京兆府扣着,先不要刺配,什么时候刀匠来了,我再交人。”

第四百零六章 上下一致的忽悠

糊弄完了倭人,沈傲也没有多少闲情雅致,带着写了半个月的章程入宫,赵佶刚刚和三省那边议完了事,正无所事事,打算去万岁山歇一歇,听说沈傲来觐见,打起精神叫他进来。

沈傲落座之后,将章程呈上去,赵佶只略略看了看,对这些东西他也不太上心,将厚厚一大叠章程放下,便问:“这个法儿行得通?”

沈傲当然只有打保票的份,若是连他都没有自信,这学堂还办个什么:“行得通的,陛下勿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