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只要五万美金!
aerovodochody的飞机厂的资料室对他开了大门!
袁明根本不矫情,就一个字:搬!
有责任他担着!
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布拉格已经下起了雪,道路已经结冰。李和手底下的一帮子东欧人开着罗马尼亚产的阿罗卡车,光明正大的进了飞机厂。
铁木耳等人搬运的时候,仓管员和军队守卫都是视而不见,躲屋里喝小酒吃罐头呢。对他们来说,在回老家之前能捞上一笔,简直是好的不能再好了。苏联资产对这些异乡人来说,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资料和设计图拉了三个大卡车,为了安全起见,搬空以后,资料室里面又重新塞了一些杂七杂郁这些人都没有闲下来,亲自上阵,专门拆卸各种仪表等贵重零部件,因为它们多是用金银等稀有金属制成的,非常值钱。
其余的工人负责用电焊切割、拆卸、起吊。
他们连一个螺丝帽都不放过,拆的干干净净。
袁明小心翼翼的搬下来一个轴承,指给李和看,道,“瞧瞧人家这连杆大头轴的质量,如果是咱们国内的,很难在高速运转时达到较好的润滑,温度急骤上升,很容易烧损,但人家这个用了十几年,还好着呢。差距啊,差距啊。”
李和也随手拿起了一个螺栓,感慨道,”这种高强度的紧固件,咱们也不行啊。“
刘保用在旁边接话道,”归功结底还是碳钢工艺水平不够。“
李和随后又在附近转了一圈,基本上已经拆去了一半,这效率是够恐怖的!
拆整并不是一件的简单的事情,由于设备质量大、构件长,故其拆除工作往往十分困难和缓慢,而且涉及到许多控制线路,拆卸时必须仔细认真,这样的难度更加大了。
而且许多零部件,动辄和一辆汽车那般大,重量通常达到50公斤以上。而且,拆卸的危险性也非常的高,因为许多设备太大,没法用升降架托起来操作,机械工必须在机体内部钻来钻去,再加上设备平衡也不是那么容易控制,稍不留神就可能受伤。
可以说在整个拆卸过程中危机四伏,随时都会出现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