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0页

袁明道,“你那汽车厂,我们也不感兴趣,你可以独资。翻译这些,我们也会帮你协调。至于用地,你选好地方,我们也帮你争取一下。汽车生产资质审核这块你要问下夏理同志了。“

”我代表工业部给你表个态,我保证没有问题。“刚刚从国内过来的,一直很少说话的夏理,这时候见到袁明询问,终于开口了。

”那锻压厂呢?“李和再次问道。

袁明想了想道,“我建议是合资,我们第五研究院,还有扬洲机械厂,可以一起合资。扬洲机械厂你应该不陌生,是一家有三十多年锻压机生产历史的大厂子,至于这持股比例”

李和笑着道,“这个我不谋求控股,但是我要求所有的科研成果共享。”

袁明道,“那这个更好了。咱先把东西运回去了,咱们做个资产评估,再具体协商怎么样?”

“没有问题。”李和笑着应了,如果没有成熟的厂子带动消化,他把斯米拉拆了带回去也是一堆废铁。

所以他很认可这个方案。

接下来继续协商,轻工业基本是李和独资,袁明等人协助。至于涉及到机床机械制造类的,一律是研究所协同同类成熟企业的合资,总共又协商出来了五家。

李和只在一家仪表厂里面寻求了控股,因为他旗下还有一家胡大一新建的生产应变计的电测厂。

夏理很守信用,没几天仰勇就高兴的打电话过来说,汽车生产资质的手续已经全部下来了,同时科委委员陈祖涛老先生也愿意出任宝马汽车的总工程师。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杭洲市委愿意支持宝宝汽车在杭洲萧山落户,规划了出来了50万平方米的地块供使用。

李和很欣慰,他不是没有回报。

国内的搬迁团队来了,有100百多人,简单设备10余台。

他们是国内的石化公司的搬迁工人,在石化这样的大型项目中都很有经验,连大型的储油罐和石化设备他们都是不怵的。

李和不需要管这些,他只需要安排国内的陈大地、于德华、仰勇接收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