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页

潘松看了看老板的神色,笑着对李和道,“这是想要回扣了,一般都是这种手段。”

果真,在江保健送出一万美金之后,车行老板表示,为了友谊,每辆载重卡车只需要150美金!虽然是二手车,可是这也是便宜的没地找了,天下找不出第二家了!

李和实在是无语,想不到可以这样玩,当即对江保健道,“再买3000张车。”

江保健道,“他们说没有这么多车。”

李和无所谓的道,“自卸车都可以,只要能载重。只要在年底之前交货就行。”

“ok,ok。”车行老板用英语大声的表示同意,对他来说这是个人创收、国家创汇的双重好事。

李和高兴的得了这么大的便宜。

一行人又兴冲冲的去了高尔基市国资委。

拍卖是由高尔基市银行主持的,主要拍卖的是私有化的证券,里面主要是本地的电力公司、商店、机械厂。

李和对这些本来是不感兴趣的,奈何里面有他仰慕已久的高尔基动力厂,他参加过工作以后,第一次接触的低温火箭发动机就来自这个厂子,简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比较可惜的是,这家厂子在80年代末期没了军方订单,效益下降,转为生产民用车辆发动机,可惜还是半死不活,现在沦为破产的境地。

而且他读过的很多力学教材,都是出自这家厂子里的专家教授。

最让他痛苦的也是苏式教材,不得不感慨俄罗斯人的数学与力学教材真的不难死不罢休!

大厅里最多还是西方人和日苯人。

不少人对着李和指指点点,大概是认出来了他,在不少场合,李和都是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而且李和给他们的最大印象就是不差钱,在刚刚结束的圣彼得堡拍卖会上,李和以1亿3000万美金拿下波罗的海船运公司,刷新了俄罗斯的拍卖纪录,更是让所有人为之咂舌!

这更让他们对李和的实力有了一个重新的评估,不过还是没有人弄清楚,这么个土豪是从哪个旮旯冒出来的,把所有人都打的措手不及。

对于李和来说,他主要是为了杀鸡给猴看,他在拍卖会上挣这个头名就是明确告诉这些人,别跟我争,你们争不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