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页

“到晚清的时候,微积溯源翻译出版后,华衡芳、李善兰、徐寿这些人基本已经厘清了物理学和微积分数学中的概念,这些都为中国近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看基础”。

“除了自然科学的词汇概念意外,在洋务运动时期,法学、政治学的词汇也有了比较准确的中文翻译词汇”。

课堂上突然嗡嗡响,李和问,“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说?”。

一个学生站起来道,“李老师,据我所知,许多词汇好像是根据日文翻译过来的吧,我觉得承认事实不一定就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们不能用狭隘的民族观去否定吧”。

李和说,“可以举个例子吗?”。

“比如物理这个词汇”,学生振振有词的说道。

李和笑笑,这个误解太大了,“我是学物理的。这个词肯定不是出自日本的。而是最早出自美国传教士卢公明编纂华英萃林韵府。跟日本人是一毛钱关系的”。

学生面色有点窘,李和摆手让他坐下,“这个误解很多人都有,事实上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从中国引入了对西方词汇的汉语翻译。有个疑问就是日本人为何会用汉字去翻译新词汇?难道是日本群众致力于汉文化的发展壮大,每次顺便帮助我国搞些翻译工作?中国的洋务运动要远早于日本维新,我们有像京师同文馆这样的专门翻译机构,日本就没有。虽然晚清很落后,大家都有共识,但是却有庞大的知识科举阶层。提到科举大家会想到顽固儒生,可也是首先是这个阶层的一些人提出向西方学习的”。

洋务运动时期,有许多翻译机构,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海军衙门、税务总司、京师大学堂编译馆、上海的南洋公学、湖北官书局、北洋官书局等。

林林总总的各地各省都有翻译机构。

今天常用的很多科学名词,都是江南制造局及翻译馆最初定下来的。

日本的引入是如此成功以至于中国人自己都信了。

包括现在还有许多人一直以为这些词汇是日文翻译,天朝借用,万万没想到是天朝翻译,日本借用!

其实日语翻译是惨不忍睹的,悲催的雅蠛蝶永远不会被赋予汉语的灵魂,最终于的命运可想

这就是所谓的出口转内销吧,或者是叫墙内开花墙外香。

上完选修课,李和一天的任务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