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课本上有一张常用字表,列有2500个字。
一个村委会硬是塞了二个村子的八十多号人,站着蹲着坐着,都有。
年纪大的四五十,年纪小的也有二十五六,穿得都是颜色各异。
“一张椅子h,h,h,h要顶格写,占据第一格和第二格。”李和被赶鸭子上架,在教室里做起了义务工。
这学认字,肯定还得从拼音开始……
里面姑娘小媳妇居多,屋里叽叽喳喳,李和不停地敲着手里充做教鞭的树棍,就是安静不下来,十分闹心。
这些可不是真学生,都是村里熟人熟脸,一句话重话不能说,否则伤了和气。
有的人嗑瓜子,有的人纳鞋底,唠闲话的也不少,沸沸扬扬,就没几个是认真听的。
台底下甚至还有她老娘王玉兰,正跟潘广才她老娘底下聊的眉开眼笑,不亦乐乎的。
说是说不得,骂是骂不得,李和硬着头皮站在台上一个人吐沫横飞。
李和折腾了两个晚上,没辙,跟两个学校老师一商量,最后说,“分成快慢班吧,我们起码要把真心学习的那群人培训起来。”
一个学校女老师说,“这样也好,不然尽是一窝蜂瞎闹腾,有人想听还听不着。”
一个男老师说,“早应如此,前两天可难受了。谁带快班,谁带慢班,咱抽签”。
第二天李和跟两个老师选了一些进取心重的人进了快班,大概有四十多人,还算令人欣慰。
分完班,又是把以前放农具的屋子收拾了下来,重新收拾了一下,变得像模像样。
分了快慢班,教学次序明显好了许多,和往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