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页

因此当海岸聚集地里的海民拖着万众瞩目的船车到达村子后,很快有人通知了顾父与蔺宽,没多久他们就从吊脚楼中迎了下来。

顾川碍于陶粟,没准备久留,他代表聚集地里的人表达了来换粮的想法,希望能用金银币换到一些粮食回去。

海岸卖粮货贩们巨额提价的举动传播广远,就连海岸渔村里的人也有所耳闻,顾父和蔺宽自然知情。

况且海藻泛滥的这段时日里,同样经常有其他外来海民求到了村中想要买些米粮杂菜。

只是渔村不事生产,村里的积粮都是去年采买,今年粮菜价居高不下,村民们眼红心热之余,完全不敢随意出手,生怕后续还将面临怎样的劫难,因此一斤也没舍得卖。

不过顾川所在的海岸聚集地不一样,双方是结了契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饶是看在顾阿妈和顾川的面上,顾父也不可能不管,他当着蔺宽的面,立马就叫村里人搬来了几袋保存完好的囤粮,与海民们交易。

渔村的要价极其低廉,比起别的地方动则一斤七八银的高价,也就在原价购入的基础上稍涨了一些,这让成功购买到粮食的海民们面上都显得十分高兴。

而蔺宽身为村长,并没有计较顾父的自作主张,事实上他也正焦急上火着,希望通过低价卖粮这一举动交好顾川等海民,以便依靠他们继续帮忙寻找贩卖良种的商贩。

很显然,饶是前期做了许多准备工作,渔村的种植计划也并不算成功。

由于没有优质的粮菜种,他们只能用自家村里自留的种子,这些劣质种在肥沃的泥土上发芽率寥寥,生长不出什么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