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堂有膳食房,都会备上饭菜的,菜色也是好的。”
钟岐云听了点了点头,想了片刻还是将手上提着的点心拿给了曹管家,“那还请曹叔帮个忙,我方才买了些适口点心,让延责给丞相送去。”
曹管家接过茶点盒子,点头应是,随即又再问道:“那这晚膳”
“哦,炒两个菜我随意吃些便好,让厨房不必再几盘几灶的弄了。”
“是。”
去街头走了一遭惹了一身杂尘,钟岐云吃过晚膳后就自去换洗,弄完也不过戌时,心中有事做什么也没有兴致,钟岐云索性到书房翻看书册。
丞相府的书房算得一处不容许随意进出的地方,毕竟里边放了不少国中要事的信件、要闻,若是让有心人拿了去,定会惹出不少事儿来,但即便如此,对钟岐云也从未设限。
书房的书很多,钟岐云平日除了行海营商之类的书外,其余都是不怎么看的,今晚赋闲便寻了一本看着翻阅多次的旧书瞧了起来。
正是一本史册,这一册记录的是春秋百家争鸣那一段,书册以叙事的方式记载了期间百年各位先生在诸国献计献策的故事。
或是水利修筑、或是攻伐之策等等等等,故事很是有意思,钟岐云这般不喜欢学史的人亦看得津津有味,不过与钟岐云关注的故事不同,书中有些年份的批注却是将其间令人啧啧称赞的策略勾画出来,而旁侧或是三言两语论之,或是夹了几页写满文字的纸论述该策在大晸是否可行。
手指抚在字上,这些无疑都是谢问渊批注的,但不同于如今字迹的苍劲有力,旧书上的字迹干净好看多了一丝青涩之感,想来是谢问渊年少时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