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特瞧不上永宁侯府这样无所作为只靠着先祖余荫以及裙带关系过活的,更何况如此人家的女儿还骑在她头上做了正宫皇后。
舒家真正能让人看得起的,除了母仪天下的舒静娴,大概就只有那位老夫人了。
舒老夫人出身前朝望族林氏,当时数一数二的书香世家。族中前前后后共出过九位两榜进士,其中入阁者三位,可谓一时无两。如非当初出仕之人死忠于前朝,曾斥太祖皇帝为乱臣贼子,新朝建立后也不会沦落到将嫡出小姐嫁给太祖心腹向太祖投诚,以谋重新出仕之机。
只是这样做难免落了下乘,林家名望大不如前,兼之在朝中颇受新贵排挤,后来干脆辞了官回乡办起书院一心治学。如今林家的远江书院已是江南第一书院,虽则近二十多年族中无人入朝为官,但连出了好几位大儒,又桃李遍天下,在士子中颇有声望。
林小姐嫁给初代永宁侯后十分贤淑,不仅没有嫌弃对方的出身,反而相夫教子举案齐眉,京中人人都道一句舒家夫人好品格。
但舒家一嫡两庶三个儿子就好像突然基因变异了,明明有个武勋封爵的父亲和文风大盛的外家,偏偏全都文不成五不就。倒是几个女孩儿教养得不错,好生养,又擅持家,敬重丈夫孝顺公婆,到了可以婚嫁的年龄皆被争着求娶,门槛好险让媒人踏破。
舒静娴身为嫡长孙女,从小便长于这位老夫人之手,在贵女圈子里虽并不高调,但提起她的多数都要夸上两句,这才被先帝看中选做了安王妃。
然而做安王妃,娘家给不了夫君助力最好不过,做太子妃却不行。长平帝本就没有势力强横的母族,妻族又指望不上,为使其坐稳那把龙椅,先帝只得又指了陆周两位侧妃给他。
陆昭仪怎么想无人得知,反正周昭容心里挺不爽的,愈发的瞧不起舒家。要不是皇后生有嫡长子又无过错,且颇受长平帝敬重,她恐怕早憋不住给她点难堪了。
鄙视完永宁侯府那短势的一家子,周昭容又想起了另一件事,“秀女里那位许家姑娘,太后可召见了?”
“并未。”袖锦回。
周昭容闻言挑眉哼了一声,道:“也是,毕竟是快出五服的旁支,又不是她父亲这一支的女孩儿,见了意义也不大。只可惜许家这一代生不出女儿来,不然说不定还能再出一个皇后。”
当今太后娘家英国公府相比永宁侯府可就要强上太多了。不仅先后出了太祖继后和先帝元后两位皇后,还手握重兵,在朝中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不过倒霉的是,他们家女儿都死儿子,那位太祖继后是,这位太后亦如是。相比之下这位还比她姑姑幸运点,至少儿子是成年之后翘辫子的,给她留有孙子孙女儿,她也活得比自家丈夫长,当上了太后。
许家这一代更有意思,英国公兄弟几个无论嫡出庶出全是小子,包括孙辈。人家巴不得多生儿子,他们家却愁没闺女嫁进皇家,最后没办法只得从旁支中选人培养。现在候选的二十几位秀女中那位许姑娘,据说甚是貌美,不仅通琴棋书画,还擅歌艺舞技。
周昭容听说当时便不屑地撇了嘴,歌艺舞技?她是想跟教坊司那些人一样当众献艺还是私底下勾引陛下?真是好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