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认为,可他也明白,即便是“小事儿”,这种事情也不能在金銮殿上说出来啊!
“金阳,并肩王说的可确有其事?”正和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说话冷冰冰。
熟悉正和帝的官员们知道,他们这位皇帝这是动怒了。
“臣……臣请陛下治并肩王大不敬之罪!”金阳不正面回答正和帝的问题,却是膝盖一软,跪地求正和帝治罪小石头:“并肩王身为王侯,不思为国尽忠,反而嚣张跋扈,处处张扬声势,作风不正,弑杀成性,京中谁不知晓?为天下社稷,请皇上处置并肩王!”
“请皇上处置并肩王!”十一个人随后附议,一个个一脸正气神情激动,仿佛小石头真的不处置都不行的样子。
“哈哈哈!”谁知道被弹劾的人却是大笑三声,轻蔑的看着跪地的十二个人讽刺道:“皇上金口玉言,问金阳大人,本王参奏可否属实?而你等不回奏圣上的诘问,反而弹劾本王大不敬,本王不敬谁?不敬的是你吗?你好大的胆子!本王身为超一品的并肩王,你一个五品言官竟然敢要本王敬你?到底是谁大不敬?你们给本王说啊!说个清楚明白来!”
十二个人,被小石头一个人逼的脸红脖子粗,他们总算是见识到了并肩王的风采,也意识到了自己这是踢到了铁板。
“一个一个参奏倒是挺积极,他倒是拿出证据啊?告诉你们,本王参奏弹劾你们的可都是有人证物证,你们参奏弹劾本王的罪名,可有证据?”
“臣有证据证明并肩王的罪行!”被逼无奈之下,吏部左侍郎杨成义,尽管知道现在不是最佳时机,也不得不提前捅出来,只要拉下并肩王,他们就能得到一个不畏权臣的好名声,并肩王一倒必定会有一小段时间的混乱,那个时候他们正好将自己的错事处理干净不留痕迹。
“你们难道没听到朕的话吗?金阳,并肩王参奏弹劾你的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正和帝这个时候必须要帮小石头啊!
他们底牌正和帝已经知道了,且正和帝外派的探子们可比他们的忍受快多了,这个时候已经是去往江南道的路上,军机处的人可得了小石头的消息,沿途会不断有军伍护送,保证石景钊一家的安全,再怎么样,他们都是定军侯的后代,哪怕是判了流放的那四家,到了边关虽然辛苦,可也不会有人故意欺辱他们。
这就是定军侯府的底气,这就是石家的人缘儿,没办法,谁让他们都是后起之秀,人老石家的祖宗,可是跟开国太祖鞍前马后打了二十年的仗,这可不是一般的交情呢。
“来人,速去查证并肩王所奏之事。”正和帝见金阳已经避而不答 两次之多,岂不知道他这是心虚?
心虚好啊!
当他这个皇帝是摆设吗?
谋划并肩王,说白了,就是谋划他这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