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峰说:“老何,这也得怪你们太贪心了,这就叫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怎么讲?”何继安一时有些不明白。
他的确是个聪明人,但这一刻脑子有些不够用了,听不懂刘智峰的意思。
刘智峰说:“如果你们不是想捞得多一点,早点同意降价,我们也就和你们签约了。等这个文件下来的时候,木已成舟,我们也不可能因为这个文件就毁约。
“现在可好,你们前前后后拖了一个多月,死活就是不同意降价,让临机逮着机会炒作,把文件给催生出来了。事到如今,你们光是降价20也已经不够了,因为你们降20以后,还是比临机的设备贵出60,我们放弃临机的设备去买你们的设备,向国资委交代不过去。
“过去我们一直是拿临机没有应用案例来作为托辞,这个文件一出来,这个托辞就用不上了。非但用不上,没有应用案例这件事,反而还成了临机的优势。国家出台文件鼓励首台套应用,我们浦汽作为国资控股的合资企业,需要带头响应国家号召,可以说是不买都不行了。
“我刚才说了,除非染野能够一口气降价35,最终价格只比临机高出30,否则我们是不可能考虑染野的。”
第四百七十三章 写到我们心坎里去了
上当了。
何继安猛地一拍脑袋。
这一刻,他明白了韩伟昌在他面前的各种做作,甚至也明白了自己到临河去刺探情报时所得到的那些真真假假的信息的来源。临机分明就是要给他制造一种错觉,让染野下不了降价的决心,从而为临机获得国家政策支持争取时间。
如果他早一点知道发改委、国资委正在酝酿这样一份有关首台套设备的文件,他是绝对不会拖延时间的,他会努力说服冈田清三答应向浦汽降价。他知道,浦汽一再要求染野降价的原因,在于预算不足。染野甚至不需要答应降价20,只要降价10,浦汽就会与染野签约了。
怪只怪冈田清三太贪心了,不肯放弃这10的差价。而他何继安也心存侥幸,总觉得染野有技术优势,不怕浦汽不低头。
10的差价,染野能不能接受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染野的多工位机床是成熟产品,研发投入早已摊销完了,利润空间是很大的。这不,在浦汽的压力之下,冈田清三甚至连20的差价都能接受,如果早先愿意低头,只需要降10就行,岂不是更好?
可是,在早先看来,10的差价,也是实实在在的利润,与冈田清三的业绩以及何继安的销售提成都是直接相关的。在还有希望的情况下,他们凭什么要放弃这些利润呢?
世上没有后悔药,到了这个时候,再怨天尤人也没用了,只能是赶紧想办法补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