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页

按行业划分,汽车行业是机床行业最大的客户,没有之一。早些年,中国的汽车行业相对比较落后,全国汽车年产量不过是几十万台,产能分布在数十家汽车厂,最大的企业年产也不到10万台,所以汽车专用机床的概念并不突出。许多汽车企业都是使用通用机床来加工汽车零配件,正如大河公司用通用机床加工无人机配件一样。

近年来,国内汽车产业迎来了大发展,汽车产能以每年几十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全国汽车总产量已经超过了500万辆。

规模化的生产产生了对专用设备的需求,尤其是对专用机床的需求。

比如说,汽车中有大量的盘类零件,需要有双主轴、双刀盘的数控车床,以便一次性地完成盘类零件两个面的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再比如说,有些汽车零件生产批量大,但只限于几种加工方式,这就要求加工中心不需要配备拥有过多刀具的刀库,只需要少数几把刀具即可,这样就能够降低加工中心的造价,节约汽车企业的设备投资。

中国机床行业过去没有专门针对汽车产业的发展而进行产品研发,当汽车产业突然发展起来之后,国内机床企业便显得捉襟见肘,难以应付。机械工业联合会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发现汽车行业中八成以上的装备依赖于进口,国产机床只能占据20的市场份额,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形势。

唐子风声称要投入五亿元资金用于汽车机床的研发,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

第四百六十章 正说反说都是你有理

“丹机、常机、箐机,都已经盯上了汽车专用机床这个市场,不过据我们掌握的情况,他们目前的研发思路还是集中在传统镗铣床、加工中心这方面,没有考虑开发专用多工位机床。

“最初,我们技术部提出的研发思路也是如此,因为多工位机床的开发难度太大,我们以往缺乏这样的技术储备,研发有很大的风险。是小唐在集团办公会上力排众议,要求我们按照高标准、高起点进行研发。”秦仲年向肖文珺介绍着情况。

“这么说,临机是打算搞多工位机床了?”肖文珺问道。

一个机械零件的加工,很少是只涉及到一个加工位置的。比如工厂里最常见的法兰盘,就是在一个金属盘面上开若干个孔眼。用传统机床加工法兰盘,每次只能加工一个孔眼,加工完了需要把法兰盘从夹具上拆下来,换一个位置重新夹装,再加工下一个孔眼。

所谓多工位机床,就是在同一台机床上设计若干个刀轴,操作的时候各个刀轴上的刀具同时工作,一次性地完成多个位置的加工。如前面所说的法兰盘,如果使用六个工位的铣床,就可以一次加工出六个孔眼,减少了反复拆装工件的麻烦,而且也能避免由于重复夹装位置不精确而导致各个孔眼分布不均。

汽车中有许多大型的零部件,包括数百个加工面,如果每个加工面单独进行加工,并且每次都要重新夹装,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极其容易出现差错。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汽车行业中广泛地使用各种多工位机床,工件一次夹装到位之后就不需要再挪动了,机床会自动地找到各个加工位置,选择恰当的刀具完成加工。

多工位机床的好处是谁都能够看到的,但设计多工位机床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同一台机床上组合车、铣、镗、钻、磨等各种功能并不难,但要让这些刀具各司其职且互不干扰,就是一个极大的难题了。

比如说,金属切削都是有震动的,若干把刀具同时进行加工,相互间是否会发生共振,如何消除这种共振,又如何补偿因为其他刀具的震动而带来的精度影响,都是足够让像秦仲年这样的顶尖机床设计师也不免产生畏难之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