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老刘,你们俩现在就开始联系俄罗斯那边的人吧,除了程序员之外,其他方面的人才也可以接触一下,咱们用不上的,可以推荐给其他单位。以后咱们去各单位推荐产品的时候,也可以拿这些俄罗斯人才当上门礼品不是?”李可佳吩咐道。
“明白明白!我们马上去办。”赵、刘二人点头不迭。
接下来,唐子风又向大家介绍了一下临机集团准备去俄罗斯并购企业的事情,并建议新经纬公司也可以考虑这样的做法。赵云涛和刘啸寒分析了一下,表示目前俄罗斯并没有值得收购的软件企业,但未来如果招聘的俄罗斯专家比较多,在俄罗斯建立一个研究院也是可行的。
“对了,我听说印度的软件业很发达,你们怎么没想过去招聘印度的程序员呢?或者,到印度去建一个研究院也可以啊。”王梓杰脑洞大开,给大家出着主意。
2004年,正是国内经济学界热捧印度的时候,有人预言印度会凭借在软件业、生物制药业方面的优势,轻松地超越中国,中国或成最大输家。王梓杰久在这个圈子里浸泡,难免也会有一些印度情结。
“印度……”赵云涛欲言又止。
刘啸寒说:“王教授,印度的确是以软件业著称,可是在我们程序员圈子里,对于印度程序员的评价还是比较……呃,比较中性的。”
“中性是什么意思?”王梓杰有些不解。
唐子风却是知道一些梗的,他笑着说道:“王教授,就这样说吧,印度程序员的想象力是人类难以企及的,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会在程序里创造出什么奇迹。所以呢,咱们还是敬而远之为好。”
“正是如此!”赵云涛和刘啸寒异口同声地附和道。
哎呀,还是唐总会说话,这文科生的套路,的确是理科生无法企及的。
第四百四十六章 软件也是核心能力
“宋老师,这次评职称,你要不要争取一下?”
京城工业大学的校园里,计算机系教师刘勇追上同事宋德路,压低声音向他问道。
宋德路一脸无奈之色:“刘老师,你就别笑话我了。我攒了几年的论文,现在还差着两篇呢,哪有资格申报。唉,现在干咱们这行的,想发核心期刊太难了,典型的狼多肉少啊,而且还有一大堆关系稿。我托朋友打听过,有两家核心期刊发论文都是直接明码标价的,一篇1万,还不给开发票呢。”
“嘿嘿,我告诉你一个内部消息,你可别透露出去。”刘勇神秘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