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页

按照这个备忘录要求,临机集团的各家子公司以及其参股的苍龙研究院在未来五年内将不研发几种特定的机床。至于五年后的事情,大家都觉得现在考虑为时过早,到时候视情况再续约就是了。

备忘录字迹未干,在82厂的一角,一个标着“第二机修”字样的保密车间已经悄然建立起来了。82厂的职工都是接受过保密教育的,知道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这样一个神秘出现的车间,在厂子里并未引起什么议论。

来自于国内十几家机床厂的一批技术骨干纷纷以“提供售后服务”的名义来到了82厂,进驻这个保密车间。82厂从生产线上腾出几台博泰机床,送到保密车间,供技术人员们研究。不要误会,大家并没有打算“山寨”这些博泰机床的意思,他们只是需要了解这些机床的性能以及运行情况,作为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机床的参考。

按照军工系统的惯例,保密车间获得了一个代码,称为04项目组,来自于苍龙研究院的工程师关墉担任了项目组长,清华大学的在读博士生于晓惠担任了副组长。

第四百三十一章 居然会有这样的心机

建立于82厂的04项目组,只是唐子风倡导建立的“备胎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除了这个项目组之外,在国内还有其他若干个同样处于保密状态的项目组,涉及到的领域也不仅限于机床,而是包括了电子、机械、化工、材料等多个方面。

这些项目组研究的项目,都是事关国家军事和产业安全,项目组的目标是保证在国际市场环境发生恶劣变化,国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行替代。

替代品与国际市场上的成熟产品相比,可能在性能、质量、成本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劣势,但至少能够保证国家在关键技术上有喘息的余地。

“备胎”这个词是由唐子风提出来的,但建立一个备胎机制的想法,却不是他的发明,而是高层的共识。新中国建立至今不过50多年。

冷战结束之后,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似乎是好转了一点,许多原来的“敏感”技术也能够从国际市场上买到了。但睿智的上级领导们又岂会盲目乐观,他们知道,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是不可能不引起其他国家警惕的,任何技术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可靠的。

从建国之初的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到随后的一个又一个五年计划以及各种科技攻关计划,中心思想都是一个:把核心技术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

04项目组所隶属的科工委“装备制造2020工作计划”,只是国内若干个“备胎”计划中的一个。还有一些更隐秘的计划,非但唐子风不了解,甚至连他的岳父肖明也无从了解。有许多事情,可能要等到几十年后,才会被公之于众。在这个国家,有无数立志一辈子隐姓埋名的英雄。

……

临河市,临机集团总部办公楼下。

唐子风带着集团副总经理张建阳、总工程师秦仲年、销售公司总经理韩伟昌等人,正在迎接一拨来自于遥远北方的客人。

一辆商务车开来,车门打开,首先下车的是一位个头不高、身材壮硕、高鼻子、眼窝深陷的外国男子。他脚还没沾到地面,便已经把目光投向了唐子风一行,并且迅速地在脸上布满了笑容,挥起手用生硬的汉语向着众人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