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页

按照一年1000台的产量,韩伟昌能够接受的最低价格,也就是25万左右,这差不多就是赚个辛苦钱的意思了。如果要报到20万,就真的是赔本买卖了。但如果一年能够达到2万台的产量,韩伟昌即便以20万一台销售,也依然有可观的利润,因为各种固定成本会被摊薄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可一年2万台,这不是开玩笑吗?

但是,叶永发报出这样一个数字,仅仅是为了跟他韩伟昌开玩笑吗?韩伟昌可真是不信。人家叶永发也是一分钟能赚上百块钱的大企业家,没事跟他逗咳嗽玩?

“韩总,我给你指条路,成与不成,我就不敢保证了。不过,如果成了,你们这种雕铣机一年卖出2万台,应该是不在话下的。”叶永发说道。

“真的!”韩伟昌只觉得浑身的血都在向上涌,他盯着叶永发说道:“叶总,如果真能做成这么大的销量,你们新塔公司要的50台机床,我连20万一台都不要,直接给你算成15万!”

第三百二十四章 营销成本

南方,鹏城市。

嘉川电子公司总经理温国辉坐在自己的真皮大转椅上,手里握着一个高倍放大镜,全神贯注地察看着另一只手上拿着的一块金属片。那金属片只有一寸多的大小,表面加工极其精致,温国辉正在端详的,是金属片上刻着的几行小字。

“这就是你说的雕铣机刻出来的?”

好一会,温国辉才抬起头,看着老板桌对面站着的一人,那人正是韩伟昌。

临一机开发雕铣机,是为了满足精密模具加工的需要。但模具行业对于雕铣机的需求,其实并不大,一年1000多台的销量,对应着3亿多元的销售额,即便完全被滕机拿下,也就够滕机混个温饱,要想借此重振辉煌,是远远不够的。

叶永发给韩伟昌指出了另一条道路,告诉他除了模具行业之外,电子行业对于这种雕铣机床的需求,可能是更值得关注的。叶永发说,他的模具公司曾经接到过许多家电子厂的订单,这些电子厂生产各种小型电器,比如随身听、寻呼机、手机等。

这些小电器体积很小,价格却很高,而且带有奢侈品的属性。作为奢侈品,消费者对于外观的要求是非常挑剔的,而且也愿意为精致的外观支付一笔不菲的溢价。电子厂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一直在绞尽脑汁试图做出更加精美的外壳。

叶永发的新塔模具公司,很大的一块业务就是给这些电子厂做电器外壳的模具。电器外壳不外乎两类材质,一类是塑料,另一类是金属。

塑料外壳是采用注塑工艺成型的,新塔公司为电子厂提供的是注塑模具。时下的工艺已经能够在塑料外壳上形成分辨率非常高的花纹,但由于塑料的材质偏软,这种花纹在使用中很容易被磨损,所以一些塑料外壳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没法看了。

要让外壳保持精美的外观,就只有使用金属材质。金属材质的外壳是用冲压成型的,大的纹路可以冲压出来,一些图案、文字等就很难直接冲压出来了。目前,各家电子厂采用的方法,就是先冲压出一个金属外壳,然后再用加工中心在外壳上雕刻出图案或文字,这与模具厂制造模具的工艺颇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