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页

唐子风说:“可是滕机现在的情况,你们不知道吗?周厂长殚精竭虑,头发都熬白了,也就是能够维持滕机盈亏平衡。我们临一机去接手,可就是接过一个大包袱了。”

“是挑战,也是机遇啊。如果你小唐能够解决滕机的业务来源问题,这个包袱就成为你们的左膀右臂了。”

“其实局党组最初的打算只是为了甩包袱,对不对?”

“这只是原因之一,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觉得滕机是个老企业,就这样看着它垮掉,太可惜了。而你小唐又擅长于化腐朽为神奇,所以嘛……”

“所以干活让我去,功劳是局党组的。”

“这是什么话!你小唐这些年立下的功劳,局党组什么时候不认账了?”

“我个人有没有功劳无所谓,背这个包袱的是我们临一机,相当于是临一机替局党组排忧解难,局党组准备给临一机什么好处?”

“你想要什么好处?”谢天成的表情稍稍严肃了一点,别看刚才大家像是在开玩笑,其实这只是一种更友好的讨价还价。下属企业与上级机关讨价还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唐子风这还算是吃相比较文雅的。

唐子风说:“我们如果兼并并且消化掉了滕机,帮局党组解决了麻烦,未来机电公司下属的10家企业里,是不是能给我们留下一个名额?”

谢天成说:“临一机这几年发展势头很好,技术水平高,经营有活力,机电公司肯定是希望抓在自己手上的。事实上,要不要让临一机留在机电公司,关键的决定权不是在机电公司这边,而是在你们临一机那边。”

“此话乍讲?”唐子风问。

谢天成说:“你小唐哭着喊着想让临一机留在机电公司,可你知不知道,有一些企业的领导是想方设法不想留在机电公司。这件事,我们也要讲究一个自觉自愿,如果你们临一机不愿意留在机电公司,我们也不会强求的。”

唐子风问:“留在机电公司,当一家国字号企业,不好吗?”

谢天成说:“各有各的好处吧。国字号的企业,未来能够得到一些国家的政策扶持,还有就是企业领导的级别高,这当然是好处。但转到地方上去,或者搞股份制,也是有好处的。比如你们临一机,如果转成股份制,说不定你小唐也能拥有百分之几的股权,每年光分红就有几百万,你不乐意?”

“我明白了。”唐子风恍然大悟。闹了半天,有些人打的是这个主意啊!

90年代末的中国,不单是王梓杰等学术圈的精英信奉自由市场制度,许多机关干部和国企领导也同样有这种想法。许多人都觉得中国必然要走向全面市场化,这是一个能够发财致富的好机会,也可能是最后一个能够空手套白狼的机会,如果白白错过,可就要抱憾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