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页

宁素云说:“800万也用不了几天啊。咱们一个月的工资就要将近120万,加上日常支出,一个月起码也要花200万,800万也就是4个月的支出而已。你们能够保证打包机的业务持久地做下去吗?”

周衡转头去看唐子风,唐子风笑道:“宁姐,打包机的这桩业务,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持久做下去,只是一锤子买卖而已,因为它的仿造实在是太容易了。幸好秦总工他们比较黑心,在设计的时候加了防盗版机制,听说还真的坑了井南的好几家乡镇企业,否则我们连后续这70多台订单都拿不到呢。”

“我们怎么就黑心了?”秦仲年的脸先黑了,“小唐,打包机里那些防盗版设计,不都是照你的要求加上去的吗?好家伙,我做了几十年机械设计,还没听说过要搞什么防盗版设计的。前两天还有个老朋友打电话来问我这事,我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解释。”

“有什么不好意思解释的?”唐子风说,“谁问你这个问题,你就直接隔着电话线唾他一脸。如果不是想仿咱们的机器,他怎么会知道咱们做了防盗版设计的?他们搞盗版还有理了,居然还敢质问我们这些正版厂家。”

秦仲年叹着气:“唉,这事也不能怪别人。其实咱们这个打包机的设计,也是参考了原来机械设计院70年代搞的打包机。而机械设计院设计的那个打包机,又是仿联邦德国的,只是人家没追究咱们的知识产权罢了。”

吴伟钦笑道:“这不奇怪啊,我原来在鸿北重机的时候,我们厂的很多产品都是仿国外的。前些年我们从国外引进技术,外方专家来我们厂考察,看到我们仿的那些产品了。人家倒是没说什么,可把我们给臊得够呛。”

宁素云也是懂行的人,她没有纠缠于这个话题,而是对唐子风问道:“小唐,听你这意思,咱们的防盗版设计现在已经失效了?”

唐子风点点头:“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井南那边至少有两家乡镇企业已经把我们的打包机仿造出来了,价格比我们低13以上。不过,因为他们前期仿造的时候摆了点乌龙,客户方面对他们不太相信,所以他们的销售还有一些问题。

“我估计,咱们厂除了现在手头这70多台的订单之后,未来还可能会拿到几十台,这个市场也就差不多饱和了。临一机要想活下去,必须开发新的业务。”

第八十五章 准备以什么名义赖账

“的确啊,咱们这么大一个厂子,光靠这样的小产品可养不活。”分管生活后勤的副厂长张舒感叹道。

周衡说:“上次和管之明一起吃饭的时候,他提到西野重型机械厂曾经联系过我们,想要一台13米的重型镗铣床。因为当时厂里管理混乱,技术处不敢接,这事就搁置下去了。我前几天给西重的郑明元打了个电话,他说他们已经决定要从国外引进这台设备,目前正在和国外的几家重型机床企业联系,还没确定下来。”

“有没有可能重新考虑我们呢?”秦仲年问。

周衡说:“听郑明元的意思,应当是不会考虑我们的。他说他们最初就是打算从国外进口的,但去年年初的时候,国外对中国的重型装备出口还有一些限制,所以他们才找到临一机。后来,国外的限制放松了一些,有几家国外企业愿意和他们谈了,这样他们也就不再考虑咱们了。”

吴伟钦叹道:“现在很多企业都是这种心态,能从国外引进的,就绝对不买国内的。这一方面是因为社会上流行崇洋媚外的心理,另一方面也是国内企业不争气。就像咱们临一机,明明是国内重型镗铣床的主要生产企业,可偏偏人家找到门上来的时候,咱们就接不下来,也就难怪人家要去买国外的了。”

秦仲年略有一些不满地说:“老吴,你说的是过去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