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页

陈厂长丝毫没有自己在强人所难的意识,他们换标签就是为了防伪,如果不能防伪他们凭什么要换标签?

大澄子只能换一种说法给他们:“我们厂这种新型的印刷设备,全省只有三家有,另外两家都是外市的国营大厂。”

陈厂长没有得到大澄子的保证,但是大澄子的说法他自动翻译为:仿冒者弄不到跟他们一样的新标签!

陈厂长心里的太平已经自动向水洞村的印刷厂倾斜了。

不过这件事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协调,得征得上级的同意,国营印刷厂那边得打个招呼,寻求理解。

大澄子出了罐头厂,心情不错,看到路边有人在卖自制的糖葫芦,准备买一些,回去给家里孩子吃。

大澄子比他爹负责任,养孩子不像老武那样跟养宠物似的,高兴了就逗逗,大多数时候不闻不问,他对孩子们照顾得很悉心。

他自己一个大男人不喜欢吃零食,但是在大街上见到卖零食的也会记得买一些回去给孩子们吃。

走到摊子跟前,发现正在购买的那人也是熟人。

出来买机械方面书籍的姜建彬买了书出了新华书店,就看到街角有人在卖糖葫芦。

这种小食品是本地人常吃的,本地盛产山楂,许多人会做糖葫芦。

跟着大澄子来的褚家的一个年轻人先看到的姜建彬,惊喜的跟他打招呼:“真巧啊姜知青,在这遇到你。”

他考上了大学,他父亲也从干校回来了,他们一家人都离开了水洞村。

立志扎根水洞村的大澄子,对这种匆匆的过客很不以为然,就像许多没准备或是没机会到国外发展的人反感出去的人一样。

把他们视做背叛者。

不冷不热的打了招呼就拿着各自买好的糖葫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