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黄道舟阅历丰富,打心眼里认为国营单位效率低下,他们能做且能赚的行当,采取股份制的模式经营,肯定能赚更多。
他是做过大单位会计的,以前就跟银行打交道,承包液压元件厂后跟银行的交往更多。
黄瀚说将要成立的“三水城市银行”会把“全力企业”作为第一大客户,保守估计能够给“全力企业”增加两个亿的贷款额度。
黄道舟没有任何疑问,他对“全力企业”充满信心,认为把人民银行分给“三水城市银行”的贷款额度包圆儿都没问题。
有“全力企业”这个大客户,优质客户,“三水城市银行”根本用不着愁放贷,更加用不着担心资金安全。
银行的贷款放得出去,收得回来,而且有多少能够放多少,盈利能力可想而知。
这妥妥的是双赢!黄道舟服气了,又好好夸奖了黄瀚,表态大力支持“三水城市银行”,如果募股有困难,“全力企业”不会袖手旁观,入股几百万甚至于一千万都没问题。
黄道舟这人从来不放空炮,“全力企业”八八年实现营收接近八个亿,百分之九十五的营收是空调产生的,利税足两亿五千万。
用于研发、购买进口设备、扩张新建厂房等等花了足两个亿,这些钱都是能够享受退税的。
因此当下的“全力企业”净资产估值远超过了三个亿,如果能够上市,恐怕三十亿市值都是低估了。
当然,八九年的中国企业绝无可能上市,中国当下还没股票交易所呢!那要等到九零年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黄道涵这个人不太肯低头求人,但是为了儿子,他不管不顾了。
况且他已经适应了三哥比他强,适应了被三哥领导。
黄道涵找到三哥拜托又拜托,请三哥一定要帮帮忙,把黄鸿运安排进“三水城市银行”。
黄道舟心里好笑,因为他清楚得很,有“全力企业”庞大的资金往来托底,他要往三水市哪个银行安排人都做得到。
财会班的应届毕业生原本就有机会被银行录用,只要平时表现不差,政治清白没有背过处分,这事儿根本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