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页

由于寒假期间的学习没有放松,开学后,陆瑶、王慧玲、成文阁、钱爱国等等都学得轻松。

其实八十年代初,重视子女教育,肯请老师课余时间进行辅导的家长占比肯定不超过百分之十。

黄瀚相当于是补课老师,几乎每天给成文阁、钱爱国、陆瑶、王慧玲几个烧小灶,他们都比较努力,成绩得到提高当然水到渠成。

这其实也是一种不正当竞争,其他那些得不到额外辅导的同学肯定吃亏。

管他呢,黄瀚又不是圣贤,做不到博爱大众,只能有选择的帮助小众。

此时大学没有扩招,考大学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唯有跑赢绝大多数,才能够得到读大学的机会。

离中考还有两年半,时间足够了,如此下去,黄瀚坚信自己学习小组的这几个肯定能够考得上实验中学高中部。

过了正月十五,黄进带着队伍去沪城搞建筑。

那是联运公司跟村里谈妥条件?批到了手续,砌四栋住宅楼,用不着村里花钱,村里得两栋楼房。

多种形式解决住房难的顽疾是中央在八一年就提倡的,这种合建模式不违法,还应该属于积极探索新途径,应该予以鼓励,公对公,相关手续办起来不难。

还有一种建房模式也在悄然兴起,就是集资建房,由于物价涨得太快,出现了不少扯皮现象。

归根结底就是办事效率低下造成的。

单位都是估算出造价后,开会动员,真把集资款收齐没几个月根本做不到。

再批手续开工又是几个月没了,然后发现钱不够了,再次开会要求职工们增资。

失去了信任度的领导难做事!

况且在住房分配上还存在许多不公平,为此引来的纠纷太多了,越级上访的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