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页

丁厂长流汗了,他知道刘经理路子野,什么事都瞒不住他,只好问道:“‘事竟成饭店’是你家亲戚开的吗?如果是,我可以安排两个月一结。”

“不是亲戚,是好朋友。你别小瞧事竟成饭店,开业那天县委一把手要亲自来剪彩呢!”

“啊!这饭店牛逼啊!老板是谁呀?是不是沈书记家的什么关系?”

“老板就是我的好朋友黄道舟,他的儿子跟沈书记熟得很。

哪天你跟我一起去他家饭店喝酒,我介绍你俩认识!”

丁厂长不知道黄道舟的儿子才十一岁,误会了,道:“好的!好的!刘经理啊!‘事竟成饭店’几号开张啊?我认为我们厂也应该拎一捆炮仗去凑热闹!”

这时候没有谁送花篮,即便想送也买不着这东西,都是拎炮仗。

刘经理道:“是应该去,指不定还能跟沈书记说上话呢!”

刚刚改革开放的这段时间跟十年后截然不同,那时有准备开业的饭店,上门推销酒、饮料的多着呢,都是先给货后结账。

这时的酒厂都是国家或者集体的,牛着呢,没点路数,拿着现钱找上门都有可能买不着。

瓶装的一斤三水粮食酒九毛七一瓶,要计划劵。散装的零售价八毛六分一斤,出厂价七毛一、批发价七毛五。

地瓜干酒只有散装的,出厂五毛一分。散装酒不要计划劵。

一缸酒三百斤,还应该算上酒缸的钱,两缸散装酒就得接近四百块,黄瀚家肯定没法一次性拿这么多货。

现在好了,刘经理一个电话,酒厂先给货,两个月才来拿钱,用不着担心没钱了。

……

上午,准备回家的沈晓蓉问黄瀚,道:“你家的饭店究竟几号开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