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杰点了点头,正色道:“当然是有的,而且这个人绝对比你师兄还要有资格,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大魏最有资格的人。”
孙膑好像明白了什么:“你是说大王?”
吴杰点头。
孙膑沉默片刻,叹了一口气:“为什么他不愿意让我师兄来指挥呢?”
吴杰耸了耸肩膀:“这个问题我就回答不了了。”
在孙膑这边并没有得到答案,吴杰有些郁闷的离开了。
第二天,中山君带领着和谈使团离开了,出于对双方之间过往的尊重,吴杰理所当然的没有去送中山君。
为了“监督”秦国人忠实的履行和约,吴杰率领着自己的大军继续在秦国境内停留,准备等到秦国人交割完毕之后再离去。
又过了几天,当吴杰终于开始率军回返的时候,巴宁那边也传来了一些最新的消息。
通过巴宁的消息,吴杰才知道原来短短两个月间,中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虽然在对抗魏国上处于同一战线,但一个很显而易见的点在于,赵、齐、楚、宋等国之间的利益诉求是截然不同的。
宋国自然是为了自保,而楚国则是为了尽可能的打击魏国这个死敌,至于齐国和赵国只是出于不想让魏国一家独大的心态出兵。
在陶邑大战获胜之后,原本楚国打算乘胜追击拿下大梁城,更进一步的对魏国进行打击甚至直接拿下魏国整个中原地带,但是这并没有得到盟友们的呼应。
赵国和齐国拿了好处之后便各自退兵,于是楚国也不得不接受了魏国开出的求和条件,让昭奚恤班师回国。
这次大战打下来,魏国的损失无疑是极为惨重的,至少十万人马阵亡或者被俘,而联军一方付出的伤亡只有魏国的三分之一甚至还要更少。
这并不是什么致命的失败,但即便是强大的、天下第一的魏国,这样的失败也算得上是伤筋动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