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薄膜的转换效率很难超过10,多晶硅很难超过18,单晶硅很难超过20,即使是hit技术,转换效率最高也只能做到24。
使用砷化镓转化效率会比较高,有30多,但是这玩意有剧毒,而且生产成本高,估计只能用作移动能源,比如光伏汽车光伏船舶之类。
市面上最多的,还是传统光伏产品,比如单晶硅,比如多晶硅。
光伏发电的并网情况也不理想。
陈明亮对光伏产品有兴趣,但是对投资光伏产业兴趣不大。
毕竟,经历过后世那个时代之后,消息再闭塞的人也知道光伏大佬们相继下马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2009年是光伏产业最后的春天,2010年就要迎来美国“双反”,然后就是光伏产品价格一落千丈。
李贺军来找陈明亮不光是想拉着他一起投资,更想问他是怎么在港城完成的上市。
目前,李大佬已经收购了一家光伏设备制造公司——博洋精工。
他也想在港城买个壳公司,然后把设备制造公司注入进去,自己在全国跟各个地方政府谈合作建设生产基地,工厂里买的全是自己生产的设备。
一条完整的关联交易链条闭环,还可以自己随时拉高股价,想法很美好,但是港交所里面全是洋鬼子,要是股票被人做空就是永远停牌的下场。
到时候沪港通一开通都会坑死一大片国内投资人的。
而且博洋精工这家光伏设备制造企业本身就是个坑,拥有的技术垃圾的很。
硅基薄膜本身就没市场,就连行业老大欧瑞康都把公司转手卖给了东京电子。
更别说他们掌握的技术又很原生态了。
如果不出预料的话,这家公司的技术实力很快就会让李大佬整个集团陷入回天乏术的境地。
陈明亮还是帮李大佬引荐了帮助自己公司上市的团队,但是没有答应投资,也不同意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