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资金充裕,同时没有银行贷款,想在海外收购资产,可以,我不反对;
但是,如果你自己的盈利状况都比较一般,还想着扩大规模去海外追赶潮流,那么,不好意思,如果我是控股的公司,我明确表示不会通过,如果是我参股的公司,那请容许我退出您公司的经营。”
“我们的产品可以走出去,但是我们的资金不能,银行的钱并不是那么好借的,这是一个甜蜜的陷阱。”
“我知道我们当前的现金流很充裕,授信额度也极好,各个公司的发展势头也都不错。
但是,我个人的格局有限,并不具备全球化的视野。
因此,如果我们的公司有涉及实业的,无论是生产和研发,统统放在国内,有想进行海外并购的,只买专利授权,吃鸡蛋就可以了,我不想要母鸡,人家养大的母鸡,凭什么这么简单就给你?”
“当然,我这样要求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资金安全,降低运营负担。”
台下的人都听的懵逼了,您这是慈溪太后吧,思路这么封闭以后还怎么能有发展?
很多人想站出来跟陈明亮辩论一下,尤其是一些高学历的职业经理人,但是陈明亮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他并不想说,某工程机械公司收购了德国机械巨头普茨迈斯特之后确实也红火了几年,企业创始人连首富都当上了,不过很快就又销声匿迹了;
他也不想说某传统能源巨头,接连收购了四家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公司之后,自己一度也成为了国内首富,然后一头扎进光伏的市场里,最后公司濒临破产。
难道,守着水力发电,每年几十亿的现金收入它不香吗?
更别说爱定小目标的大老王了。他又是收购海外地产,又是收购海外电影公司,几度在首富的位置上徘徊,最后不也割肉放血,刮骨疗伤。
陈明亮投资和控股的这些公司里,大致分为四类,一类是地产行业,包括地产开发公司和置业商管公司;
第二类是传统制造业,也就是实业,包括投资和自营的一些产业,如学长的制药厂,任静的保健品厂,同时还有一切投资公司参股的其他制造公司;
第三类,互联网类型的公司。如某浪,如某电商,当然也包括某团购网站。
互联网的发展势头还是很好的,陈明亮一直在不遗余力的加大对这个行业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