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就是那个唱《沂蒙山小调》的地方。当年国母高中刚刚毕业,一首《沂蒙山小调》,唱的是技惊四座,简直比郭兰英老师还要传神,顿时一举成名。
沂蒙这里还是煎饼的发源地。做煎饼真的不是为了好吃,沂蒙山区土地有点贫瘠,种不了麦子和水稻,只能种点玉米地瓜之类。
玉米面的窝头和饼子刚蒸熟了好吃,天天吃就会划嗓子。
当地的人民就把玉面和红薯磨成分,然后夹杂一些高粱粉,在铁锅上摊成煎饼,折叠起来可以储存很久。
当年淮海战役的时候中原野战军的军粮就是煎饼。
这个煎饼可不是后世那个又加了鸡蛋,豆瓣酱,薄脆的煎饼果子,就是一张干干的饼,还撕不烂的那种。
沂蒙是个风景秀美的地方,古时候地名也很好听,叫做琅琊,这可是诸葛亮和王羲之的老家,可惜也是一个被改名给毁了的城市。
不过沂蒙毕竟还好,他的邻居更惨,从兰陵直接变成了枣庄。
枣庄是怎么来的呢,和石家庄简直是如出一辙。
枣庄最开始只是个村子,后来发展成了乡镇。
1958年,峄县把县城住所搬迁到枣庄镇。
1960年峄县变成县级市,一个字的县比较多,一个字的市几乎没有。
比如:范县,藤县,峄县,通县……峄县改成市就叫做枣庄市了。
枣庄后来竟然一路高走,成了地级市。
可怜了那句“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更可怜的是一代名将兰陵王高长恭,俊美异常,英勇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