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页

为了提高成功率,她在熬煮的时候加了适量的草药和矿石。矿石可以帮助洗去绒毛上的油脂,让绒毛更柔软纤细;草药可以杀死虫卵,还能让羽绒染上草木的清香,避免油脂酸败产生的异味。

孩子们身上的羽绒服就是她的试验品,事实证明,非常成功。

林悠然再次找到孙婆子,请她牵线搭桥,组建一个小作坊。

这次,不用孙婆子发话,卢氏就主动接下了这个任务。她带着林悠然一家家走访,找到村里那些针线好、人品也好的妇人。林悠然跟她们详细介绍了工作流程和要求,没有一个不愿意的。

期间,还有一个意外收获。

既然要组建作坊,就得有一个正拉八经的场地。林悠然先前选了好几个地方都不太合适,孙保正知道后,把南山脚下的山神庙收拾出来,给她做了临时工作间。

用孙保正的话说就是:“林丫头带着村中妇人一道赚钱,是不亚于修桥铺路的善事,没道理大伙只享受不回报……”

他不仅做主借出山神庙,还组织男人们分成不同的巡逻小队帮忙守夜,免得作坊里的鸭绒和布料被偷走。

林悠然心内感动,干劲更足。

十月二十,诸事皆宜。

林悠然蒸了一个预示着“开张大吉”的支锅糕,赵惟谨亲自燃了一挂鞭炮,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山神庙成衣作坊”正式成立了!

令村民们新奇的是,这间小作坊采取“流水线”作业。

林悠然把羽绒服制作分成几个步骤,第一批妇人专门负责梳绒,第二批只做剪裁,第三批缝制衣袖或前襟后背……以此类推,最后一批妇人把前面几波人分别做的衣袖、衣领、前襟后身等组合起来,缝制成一件完整的羽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