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页

何熙:……怪不得她带了三个大箱子。

出去后很快记者就来了,一共三家媒体,都是精选过的,一家夏国日报,一家夏国工人晚报,一家则是樱花国新闻联报在夏国的记者站。

到了以后采访倒是很常规,何熙本来就见长于口才,更何况这事关重大,从专利换生产线的猎奇,到这条生产线对于国内内燃机行业的意义,到何熙这次为什么要派四十人队伍自己去拆卸,林林总总,何熙说的是有趣又好玩,几位记者都听得入迷了。

摄影记者更是忙碌,采访时一直拍照,等着要登机了,更是跟机场工作人员说好,让他们最后上,专门拍摄了他们列队进入检票口的样子,所有人统一回头,露出了左胸上的晴天机械大名,然后挥着左手。

这的确是摆拍,但是在这个时候,晴天机械居然去樱花国拆机器,这简直太振奋人心了,时代意义完全不同,何熙没觉得反感,倒是跟所有人一样,很激动,同时还带着大家没有的心酸。

想想吧,不过是四十人的队伍去拆卸一条70年代的发动机生产线,居然国家级媒体当作现象来报道,这说明我们真的是太落后,太艰苦了。

不过何熙也没表现出来,她发现她与80年代的人有点不同,她会有各种情绪,奋进的,颓废的,感叹的等等,但是这个年代的大部分人,却只有一种情绪,积极向上。

他们对于未来理想有着无比的自信,充满了憧憬,何熙喜欢他们这样。

这会儿,何熙最后一个登机,大部分人已经找到座位坐下了,何熙就听着不少人都在兴奋的谈论刚刚的合照:“那张照片是不是要登上夏国日报?”

“那不是全国最大的报纸吗?天哪,我从来没有想过,会上去的。”

“就是,我们就是普通县市的工人,居然能出国,还上这样的报纸,这是光宗耀祖。哎,事先也不知道,我也没告诉家里人,等着咱们回来,都错过了,应该多买两张,这是传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