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页

“你短短两天能看出这么多,了解的不错。大比武的事儿老郑和老霍都告诉你了,我来之前也定了,t185占重头戏,你怎么看?”

何熙也不客气:“那我就说实话了,总的来说,虽然海州人觉得海州厂规模大,效益好,是个工作的好地方,恨不得挤破头招工进来。但实际上,在行业内,海州厂规模不大,产品不多,质量平平,没有亮点。”

事实也是如此,在何熙的记忆里,海州厂发迹还是史佳林出头后,逐渐打开了局面,不过错过了时代的潮流,海州厂终究止步于一个中型企业。

何熙于是下了定论:“就一句话:没任何竞争力。这样的厂子想要在全国柴油机厂大比武中胜出,那真是挺难的。”

徐海信可没想到何熙说话这么直,不过倒是能接受,和许燕胜的话不一样,许燕胜那是从经验主义直接就看不上海州厂,何熙这是从事实推论出的结果。

他双手交叉,盯着何熙:“那你不看好海州厂参加这场大比武?”

何熙就笑了:“恰恰相反,我倒是觉得活儿虽然不好干,却必须争取。首先,t185是厂里的摇钱树,我们准备大比武,也是要将t185改造的更好,那即便不赢,也没有任何的损失。为什么不争取呢?”

“再说,日后ts1号落地大量生产,在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t185的销量势必会受到影响,t185必须降价,而全国那么多厂生产t185,这场价格战恐怕会打的所有人利润微薄,直至赔钱。

到时候,别的厂可以靠着其他产品盈利,海州厂只有t185,后果就是被市场淘汰。

所以我觉得,拿下这条线对于海州厂来说,并不是随便试一试,而应该是需要以破釜沉舟的气势,必须拿下的,这关乎到未来的生死存亡!”

徐海信想到了何熙对于自己技术的自信,可从未想到,何熙居然能长远的想到这一点,现在厂子里的很多领导都想不到这些,他简直是惊叹惊喜何熙能力的全面与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