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页

这是事实,可没这么说的,徐海信脸直接就拉下来了:“许厂长,你怎么就知道海州厂不行呢?我就说我们行!”

许燕胜太无语了,“你们哪里行?你们就一个t185卖的还成,返修率还挺高。别的产品呢?没一个打出市场来的。你们的技术科,除了修修东西,自己能设计吗?泰斯的项目落地,可不是拿来就行的,那是需要改造的,你们有这样的人才吗?”

“人家都叫你徐大炮,你真是天天放高炮。”

这真是太不给面子了。

徐海信就是挺烦这些大厂子的傲慢感,对,他们设备旧,产品少,人才也少,可这样就不能想进步了?

难不成因为本身起点低,就只能原地踏步不思进取?

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荒谬。

徐海信也是这么说的:“许厂长,我敬你是前辈,所以不说粗话。不过我不同意你刚刚的说法,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你不会信,我也懒得跟你扯。我知道你想要回项目,既然你对江城厂这么自信?要什么呀,你们这么有信心,也参加啊。

我徐海信就一句话,咱们大比武见!站在同一平台上,看看我们海州厂,到底有没有资格来参加比赛?看看我们海州厂,到底行不行?看看咱们两个厂,谁更合适?”

但他说的慷慨激昂,可并没有让许燕胜触动,反而一副老气横秋的模样:“年轻人,就是太好胜了。”

所以,这天何熙在图书馆看最后一本厂史,一抬头,看见的,就是一肚子气的徐海信。

徐海信也没打招呼,而是直接将她的笔记本拿了过来,仔细翻了翻,何熙记忆很好,不过还是习惯的喜欢写在本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