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不太可能,连胡戈都只能出演没人认领的反派……

当然,临走前,沈林跟两人互相留了联系方式,承诺有合适的角色找他俩……

……

压番、抢番、抬咖,这几年很流行。

这个真的是好莱坞流传过来的——日娱只是有样学样,并且发扬光大了而已!

电影诞生之初的前15年内,“番位”这个概念并不存在,因为当时片方根本不给演员署名。

老板们担心给演员署名,演员一旦出名,会趁势要求更多的片酬。

演员们也不在乎,当时的演员们大都是话剧演员——电影最初属于掏几个钢镚就能看的低端娱乐,演员们也怕自己的名字一旦暴露,会遭到整个戏剧行业的抵制。

应该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好莱坞进入黄金时代,明星制达到高峰,查理·卓别林、道格拉斯·范朋克、玛丽·碧克馥等巨星开始出现。

演员们开始分三六九等,“番位”这个概念越来越重要。

典型的例子:《超人》。

《超人》,讲的是超人的故事,马龙·白兰度扮演的是超人的父亲,开场10分钟氪星爆炸后就挂了,但他仍然仗着自己的名气要求一番,另一位演配角的大腕吉恩·哈克曼也来掺和。

最终的结果是,白兰度一番,哈克曼二番,真正的主演、扮演超人的新星克里斯托弗·里夫成了三番。

很像《爱丽丝梦游仙境》,没多少镜头的约翰尼德普一番,白皇后安妮海瑟薇二番,演爱丽丝的大女主三番……

《十一罗汉》,群戏,按照约定俗称的规矩,演员的名字是按照姓氏字母顺序出现。

乔治·克鲁尼署名第一,直接把唐·钱德勒的名字拿掉了……

至于抬咖,更简单了,用几个牛逼的艺人衬托港台新人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