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页

“这两年市场并不好,达到百万销量的单位时间会比以前更长,那你怎么看待业内人士对着一百万册数量心存疑惑的事情?”

凤凰文化也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主,他们直接就将爆炸点扔出去,不管怎么回复都能赚得点击量。

“坦白讲,并不是每一个作家都敢首印百万册的,如果不是宣传的手段,这么大的压力出版方很难承受。但标榜高首印确实是很讨巧的推广手法,媒体们会在一轮为高印刷数量的密集报道之后,追踪后续销售情况的所剩无几,大部分首印百万册的图书究竟能卖出多少并不为人知。”

李涛不露声色的就将其余竞争对手给卖了个底朝天,“在图书持续低迷的市场,首印几十万、上百万册本身就是一个话题。如果说读者和经销商是因为作者而购买图书,那么消费的就是知名度。只有卖不出去书的,才会把首印数量作为宣传点。”

言外之意他们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百万册有什么不对。

“我们拥有张楚这张王牌,如今图书市场上面卖得最好的就是他的作品,说他是救世主一点也不夸张。我们可以把他的作品除掉之后看看,现在一年已经过半,但销量过300万的作品没有,销量过200万的也只有一本,而那本书大家都心知肚明什么情况。”

乍一看之下百万级别的畅销书越来越多,但拔尖的作品却越来越少,这绝不是一个好信号。

所幸张楚的《鬼吹灯之精绝古城》销量已经来到了300万,伴随着亿达影业的电影拍摄计划,目前肯定还能再卖不少。

《心理罪》跟《少年派》都是去年发布的,但是在今年的销量却占据了总销量的80以上。

《搜神记》受困于价格因素,要不然也能在年榜上面争一下,不过现在闷声发大财就好。

如今被炒得热度逆天的《悟空传》哪怕内容全部曝光,可消费者对它的喜爱并没有减少,所以才能撑起百万首印来。

若不是南海出版公司的领导们担心积压太多存货,李涛甚至敢弄出150万的首印来,省得不停加印。

当然,加印次数也是一个宣传点,比如有些作品宣传“一年内加印十次”,大家伙儿第一印象就是“哇,这本书卖得真好,居然加印这么多次,赶紧买来瞧瞧。”

说不定这每次加印只有一两万册,愣是搞出这么一个噱头来。

有时候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不强调首印数跟征订量可能最终只卖出去几万本,高调一宣传,就能吸引到更多经销商,销售会增加不少。

这种显而易见的推动作用,让印刷数量成为出版界制造话题、消费话题,借此来卖书盈利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