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临时属性点是很不划算的,因为本来能够成为永久属性的东西,却要被自己割裂开来,而且只能用区区10分钟。
可如果不用这十分钟的话,别说打出之前那么精彩的数据,就算是想要上场拿下一两分都是很艰难的事情。
陈遇感觉到心中有些郁闷,就冲着系统传递过去了一个信息:“为什么你们就不能一次性把我的点数都给加满呢?那样不是皆大欢喜么?”
陈遇等了半晌也听不到什么动静,心中有些恼怒,这个系统没有人格,就是一串冷冰冰的程序。这些问题可能是不在数据库里,或者纯粹就是它认为完全没意义,不用回答。
罢了,跟个机器也没必要发火,陈遇重新把自己的意识沉入到自己的属性评价中。
这么一看,还真让他看出了意外惊喜。
他的三分球之前评价是63,这场比赛过后,居然提高了1个点,到了64点,而且,他的突破也从46到了47!
之前,系统就给他传递过一种信息:并非只有通过里面的加点才有可能让自己的实力和属性点有所增长,实际上,他通过艰苦训练和比赛中的感悟,也是有可能让自己的属性点实现增长的。
只不过,通过训练和感悟得到的增长,那自然是不如直接加点那么轻松愉悦而已。
但现在陈遇的属性点基本上都不敢随便加,有一些自由属性点也只敢留着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备用,几乎没有一个点能用在永久属性的增加上。既然如此,通过艰苦训练和感悟,就成为了提高的一个可能。
其实,在nba打球,对于一个球员的提升效果是特别明显的。
这不仅仅是美国这边一套更加严格更加量体裁衣的训练过程,也更是和更强的对手、更强的队友和老师不断交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就会在不知不觉里逐渐涨球。
当年的姚明从nba出来,那就是亚洲甚至于世界联赛里的bug,有姚明在的那几年,中国在亚洲都是横着走,甚至可以和欧洲强队扳手腕。
阿联在nba的路途并不顺,每次即将爆发的时候总遭遇伤病,可即便如此,他在亚洲联赛里照样是bug,回到cba之后那就是外援级别。
这些东西,就是nba能给一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