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页

嬷嬷将姬姝的长发在脑顶分成数股,先前后分梳,发脚掩藏,正是百合髻。嬷嬷打开首饰盒,让姬姝挑选。

姬姝点了点清河郡主留下的玉钗,又选了两朵绫绢花,着那珠儿送来的海棠色衣裙。

回宫前,姬姝对那珠儿道:“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清河郡主与谢祭酒只有一个儿子,姬姝却要过自己的日子了。”

作者有话说:

第76章 利益

谢府茶会上发生的辩论流传开,《竹书纪年》进入百官视线,姬姝师从谢家却弃儒从道的故事更是渲染了儒学有瑕疵的观点。

被儒学压了数百年的其他论说揭竿而起,群起而攻之,一时间里儒学被批得如筛子一般,错漏百出。

姬姝在国子监也被时时问询,她一概承认,并表示过了这段时间就要外出寻访道教仙人,不再继续就读国子监。

有了姬姝背书,流言更是汹涌,一浪高过一浪。事态愈演愈烈,连女帝也有所耳闻,传召姬姝入金龙殿。

姬羲元得知后,特地挑那一日去金龙殿请见。

姊妹二人相伴而来时,钱玉在门口等候,她拿出已校对过的《黄帝论》奉还姬羲元,笑靥如花:“想来殿下驾临也只有这一回事了,这不,陛下特地嘱咐妾在此处等候。既交还书本,也请二公主入内。”

姬羲元拿过《黄帝论》,与姬姝无奈道:“看来我得就此止步了。”

“我早就不是垂髫小童了,阿姊可别担心了。”姬姝告别姬羲元,独自进入金龙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