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页

姬羲元一联络,她们很快就给了答复。

人真的很难拒绝自由。尤其是像男人一样自由。

姬羲元大肆搜寻人才的动作被人看在眼里,话里话外试探的人多了,姬羲元连国子监也不大去了。接下来的时间专心和礼部扯皮。

赶在截止时间前,姬羲元硬是通过弘文馆举办考试再塞了一批名单进去。

大周此时想要参加科举,得先是乡贡或者生徒。成为乡贡或生徒有两种方法:一、各州府九月份会举行“解试”,考过解试,就能参加第二年的春闱。二、考过国子监、四门学、太学、律学、书学、算学——中央六学之一的考试或者通过地方官学的考试才能成为生徒。

姬羲元当时特地请大长公主出来处理弘文馆的事务就是为了让弘文馆成为官方承认的学校,这是初出茅庐的姬羲元做不到的事情。没有人会承认一个以十五岁的孩子为祭酒的学校,但成名已久的大长公主就没问题了。

虽然科举可考的科目众多,但并不是所有科目都会开考的。比如这次就只打算开了明经科与进士科,上次比这次多开设一门秀才科。

谢川一日扬名千万,就是因为他考中的是秀才科。进士常有而秀才不常有,先帝在位三十五载,统共也不过点了十三个秀才。

明经科与进士科里头也有说法,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能考进士的人是看不上明经的。

十月底,姬羲元认真筛出两份名单,前者三十五人,报考明经科,后者八人报考进士科。周明芹、王施雨、王施寒、宋徽音、赵同书等人具在前列。

所有人的科举考试资格都是姬羲元亲手核验过,十一月女帝就要在含光殿召见所有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员,尚书省的官吏要检查资格、验明正身,绝不能出半点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