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连下了几场雨,七柳河水位暴涨起来,加上稻子即将熟了,河里的稻花鱼也肥了。每天都有人在七柳河里下网,捕到了鱼,便送到易家食肆里。
秦春娇自铺子里提了一条三斤多的鱼,回家刮鳞剖肚的收拾好,在鱼身划了几刀。将锅烧热,倒了自家产的茶油进去,切了几片蒜瓣香葱,爆香了锅之后,将鱼略炸成两面金黄,便加了几勺热汤下去,没过了鱼身。
等水开了,便放了糖、酒、酱、盐进去,切了几片红椒,额外又放了些切成滚刀块的野芋头。便盖了锅盖,小火慢炖着。
此外,刘氏还收拾了一只鸡。近来雨水多,山里的蘑菇和木耳,疯也似的冒。刘氏将这些山蘑菇、木耳合着鸡,一起炖了一锅。尚未出锅,那鲜香的气味儿,已经顺着烟筒飘满了院子。
河里提来的河虾与蚬子,在家中水盆里养了两日,吐干净了腹中的泥沙,合着青瓜一起炒了一盘。
额外又从地里摘了些新鲜菜蔬,清炒了几大盘子,蒸了一锅米饭,便是这顿饭了。
秦春娇和刘氏一道把饭菜一一端到桌上,众人落座。
那芋艿烧稻香鱼,汤汁红亮,鲜甜爽辣,鱼身微焦,虽没动筷,却已令人口中生津。因放了芋头,虽没有勾芡,汤汁却微微粘稠,还带着一股芋头的鲜香。
蘑菇木耳鸡汤飘着金黄的色泽,青瓜炒河虾蚬子,则是碧绿脆生夹着红□□嫩,清炒鲜蔬也清爽新鲜的令人愉悦。
一桌饭菜,虽都是乡间风味,却丰富热闹的让人忍不住叫好。
易家哥俩是早已习惯了这样吃饭,而陈长青虽是乡下出身,其实也离开的久了。
入朝为宦多年,身居高位,无论宫廷宴席,还是同僚宴请,不乏名厨佳肴,他也吃惯了山珍海味。但官样文章式的席面,却及不上眼前这一顿乡间饭菜来的鲜活。
他看着刘氏与秦春娇,这母女两个正低头小声议论着什么。
心底有一股暖流滑过,她们即将成为他的妻女,他也将有自己的亲人了。
筷子拨开微焦鱼皮,里面是玫瑰色的肉身,夹了一块到口中,肉质软嫩多汁,鲜美甜辣。
这稻香鱼是本地的叫法,算是河里的野鱼,在稻田里生长,啄食稻花以为生,故而这一带的村民都叫它稻香鱼。这鱼大概是因为吃稻花长大的,并没有寻常河鱼那种泥腥味儿,也是此处乡间常吃的鱼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