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2页

既然这次空军首长提到了,那庄建业也就顺水推舟,把自己的方案给亮出来:“是这样的,我们中国腾飞已经注意到了现有运输机的局限性问题,所以近两年我们已经开始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初步的可行性研究。”

“哦?”听了庄建业的话,空军首长愣了一下,没想到中国腾飞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有研究,于是有些迫不及待地说道:“那你说说看!”

“好的……”庄建业点头:“我们研究认为,后继机型应该对标美国的c-17战略运输机,因此我们的初步设想是,新式战略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在250吨左右,空重120吨左右,最大载重量为65吨,航程超过10000公里”

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新型战略运输机(二)

庄建业就新型战略运输机说了很多,期间谈了不少中国腾飞的研究成果。

比如为什么放弃类似前苏联安-225或美国的c-5“银河”这类的超重型战略运输机的方案。

要知道这两款超重型运输机可是代表着人类大型航空器的巅峰,堪称能够运输有一切的存在,同样也是国内诸多航空专家和民众向往的所在。

不说别的,在座的机位空军领导都有不少是这两款超重型运输机的拥趸。

可问题是需求端的适应性却决定了这两款超重型战略运输机必将走向穷途末路。

就好比民用客机领域,空客的a380创造了人类航空史上的奇迹,因为他把最大客机的桂冠牢牢的戴在了自己的头上。

然而a380赢得了工程技术方面的荣耀,却并未获得市场的认可。

没办法,谁让a380的运营成本忒贵,导致不少航空公司看着冗长的维护保养账单就直摇头,然后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波音的787客机。

因为同样的航程,同样的舒适度,波音787不但更省油,最重要的是两台发动机的维护保养成本也会更加的经济。

相反a380这么一款四发客机,不但耗油量更大,维护保养方面的成本相较于双发客机至少要高出一倍。

民用客机如此,军用战略运输机同样也要计算成本的。

类似苏联安-225或美国的c-5“银河”这类的超重型战略运输机固然是好,能够涵盖几乎所有的军用大型装备,可现实的问题确是,能够适合这类超重型战略运输机的机场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