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页

然而实际上波音和空客更多的是把中国腾飞当成他们代工零部件的血汗工厂罢了。

因为这两家巨头很清楚,现如今的航空制造业早已不是自己单打独斗的时代,而是要依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整体实力。

换句话说,勇猛武将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如今是集团军作战时代!

中国腾飞是厉害,是牛逼,可其他国内航空产业拉胯,最终必然导致中国腾飞自己成为光杆儿司令。

可如果,国内其他航空产业能够升级,不但不会阻碍中国腾飞,反而还会助力中国腾飞更好的参与国际化的市场竞争。

这便是时代赋予中国腾飞新的课题和责任!

所以,关于增加部队经费的问题,可不是庄建业突发奇想,而是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才得出的结论,毕竟投资千千万,回报率是无法回避的关键点,其他社会上的投资更注重短期效益,使用成本还高,只有部队的经费能够兼顾长远,且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自然是国内航空制造业最理想的投资主体!

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酒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当然,庄建业说的还不止这些,最最关键的是庄建业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维逻辑,即借着不对经费中的装备采购,本质是对高端制造业投资的结论,得出一个令空军首长都难以置信的理论:

那便是部队经费的削减,实质上是在减少对国内高端制造业的投资,最终的结果是不仅国内的高端制造业没起来,关键是部队的经费也没怎么省下,因为为了为此部队装备的先进性,就必须向国外进行大规模采购。

在这方面国内是有过经验教训的,过去几十年国内的经济情况不太好,便有了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的反正,导致不少防务装备落后,以至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部队需要大量采购俄国的防务装备。

包括但不限于苏-27系列战斗机,“基洛”级潜艇,“现代”级导弹驱逐舰,s-300防空导弹系统……

从而保障国内的防务安全。

这还只是从俄国进口的,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进口的军民两用技术装备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至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出具的年度防务装备采购报告中指出,国内从2002年起至今,一直是世界头号防务装备进口国。